基于PEBB的微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研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微电网中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 第10-15页 |
| 1.1.1 微电网的概念 | 第10-12页 |
| 1.1.2 微电网中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 | 第12-14页 |
| 1.1.3 微电网中无功功率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2 微电网中无功补偿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1.2.1 微电网无功补偿意义 | 第15页 |
| 1.2.2 无功补偿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3 微电网无功补偿的特点 | 第18-19页 |
| 1.3 PEBB在微电网无功补偿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1.3.1 PEBB的概述 | 第19-20页 |
| 1.3.2 基于PEBB的微电网无功补偿装置优点 | 第20-22页 |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 第2章 微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与主电路设计 | 第23-34页 |
| 2.1 DSTATCOM的拓扑与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 2.1.1 DSTATCOM的主电路结构 | 第23-24页 |
| 2.1.2 DSTATCOM的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 2.2 DSTATCOM的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2.3 基于PEBB的DSTATCOM主电路设计 | 第28-33页 |
| 2.3.1 直流侧电容选择及充电回路设计 | 第29-30页 |
| 2.3.2 功率开关器件选型 | 第30-32页 |
| 2.3.3 交流滤波器的设计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微电网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54页 |
| 3.1 DSTATCOM的直流侧控制方法 | 第34-38页 |
| 3.2 DSTATCOM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 第38-45页 |
| 3.3 DSTATCOM谐波治理控制策略 | 第45-50页 |
| 3.3.1 微电网谐波电流产生原因 | 第45-46页 |
| 3.3.2 谐波补偿控制方法 | 第46-47页 |
| 3.3.3 基于PR的谐波电流控制策略 | 第47-50页 |
| 3.4 无功与谐波综合治理及仿真验证 | 第50-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微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54-76页 |
| 4.1 基于DSP+FPGA的控制器设计 | 第54-56页 |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6-59页 |
| 4.2.1 信号采集模块 | 第56页 |
| 4.2.2 IGBT驱动模块 | 第56-57页 |
| 4.2.3 电源模块 | 第57-58页 |
| 4.2.4 保护模块 | 第58页 |
| 4.2.5 人机交互模块 | 第58-59页 |
| 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67页 |
| 4.3.1 FPGA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 4.3.2 DSP软件设计 | 第64-66页 |
| 4.3.3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第66-67页 |
| 4.4 工程化技术研究 | 第67-73页 |
| 4.4.1 散热设计 | 第67-70页 |
| 4.4.2 电磁兼容设计 | 第70-72页 |
| 4.4.3 机械结构设计 | 第72-73页 |
| 4.5 实验验证 | 第73-75页 |
| 4.5.1 无功补偿实验 | 第74-75页 |
| 4.5.2 谐波治理实验 | 第75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