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干、湿沉降的概述 | 第9页 |
1.1.2 干湿沉降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第9-10页 |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介 | 第10-18页 |
1.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定义 | 第10-11页 |
1.2.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 | 第11-15页 |
1.2.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3 研究现状及污染水平 | 第18-21页 |
1.3.1 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样品采集与监测分析 | 第24-33页 |
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24-26页 |
2.1.1 采样点的介绍 | 第24-25页 |
2.1.2 干沉降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5页 |
2.1.3 湿沉降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5-26页 |
2.2 样品的预处理 | 第26-27页 |
2.2.1 干沉降样品的预处理 | 第26页 |
2.2.2 湿沉降样品的预处理 | 第26-27页 |
2.3 样品的检测分析 | 第27-31页 |
2.3.1 气相色谱的检测条件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2 标准样品和标准曲线 | 第28-31页 |
2.3.2 检测限和空白实验 | 第31页 |
2.5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1-33页 |
2.5.1 气相色谱仪 | 第31页 |
2.5.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5.3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2-33页 |
3 西安市干湿沉降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 第33-45页 |
3.1 干湿沉降样品中POPs的污染特征 | 第33-38页 |
3.1.1 沉降通量的计算 | 第33页 |
3.1.2 不同采样点POPs的污染现状 | 第33-37页 |
3.1.3 不同功能区POPs污染现状 | 第37-38页 |
3.2 不同种类POPs的污染特征 | 第38-41页 |
3.2.1 多环芳烃污染现状 | 第38-39页 |
3.2.2 多氯联苯污染现状 | 第39页 |
3.2.3 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 第39-41页 |
3.3 POPs的含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3.3.1 TOC与POPs的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2 晴天累积天数与POPs的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4 风险评价 | 第45-48页 |
4.1 风险评价 | 第45-47页 |
4.1.1 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 第45-46页 |
4.1.2 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生态风险评价 | 第46-47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