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境)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境)外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3.2 国内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 第12-15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解析 | 第15-21页 |
2.1 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15-17页 |
2.1.1 路径依赖理论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2.1.3 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2.2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和历史发展 | 第17-21页 |
2.2.1 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2 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发展 | 第18-21页 |
第3章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依赖表现 | 第21-32页 |
3.1 政治意志不变 | 第21-24页 |
3.1.1 政治目的不变 | 第21-22页 |
3.1.2 根本方式不变 | 第22-23页 |
3.1.3 战略思想不变 | 第23-24页 |
3.2 体制机制不变 | 第24-28页 |
3.2.1 体系特征不变 | 第24-25页 |
3.2.2 职责主体不变 | 第25-26页 |
3.2.3 职责授权不变 | 第26-27页 |
3.2.4 人员队伍恒定 | 第27-28页 |
3.3 主要工作不变 | 第28-32页 |
3.3.1 工作内容不变 | 第28-29页 |
3.3.2 工作原则不变 | 第29-30页 |
3.3.3 工作措施大致不变 | 第30-32页 |
第4章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原因、弊端及对策 | 第32-41页 |
4.1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原因考量 | 第32-38页 |
4.1.1 路径锁定 | 第32-33页 |
4.1.2 报酬递增 | 第33-35页 |
4.1.3 自我强化 | 第35-36页 |
4.1.4 偶然性事件的正反馈机制体现 | 第36-37页 |
4.1.5 打破路径锁定条件分析 | 第37-38页 |
4.2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弊端分析 | 第38-39页 |
4.2.1 关于锁定的问题 | 第38页 |
4.2.2 存在反应滞后性的问题 | 第38页 |
4.2.3 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 | 第38-39页 |
4.3 改善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弊端的对策 | 第39-41页 |
4.3.1 完善现有路径并借鉴外部经验 | 第39页 |
4.3.2 提高系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敏感度 | 第39-40页 |
4.3.3 提升民主决策能力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