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进展 | 第11-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质子磁力仪的工作方式和性能评价 | 第15-19页 |
2.1 质子磁力仪的工作方式 | 第15-16页 |
2.2 质子磁力仪的系统设计 | 第16-17页 |
2.3 关键技术指标 | 第17-19页 |
第3章 质子磁力仪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 第19-32页 |
3.1 质子磁力仪的稳定性 | 第19-27页 |
3.1.1 质子磁力仪灵敏度的表征方法 | 第19-20页 |
3.1.2 JOM-2 型OVERHAUSER磁力仪时域灵敏度 | 第20-22页 |
3.1.3 时域中信号功率与方差的关系 | 第22-24页 |
3.1.4 JOM-2 型OVERHAUSER磁力仪频域灵敏度 | 第24-25页 |
3.1.5 影响质子磁力仪灵敏度因素 | 第25-26页 |
3.1.6 不同采样率下灵敏度评价 | 第26-27页 |
3.2 质子磁力仪的准确性 | 第27-30页 |
3.2.1 质子磁力仪的绝对精度 | 第27-28页 |
3.2.2 影响质子磁力仪精度的因素 | 第28-29页 |
3.2.3 实验标定JPM-2 型质子磁力仪精度 | 第29-30页 |
3.3 测量的一致性讨论 | 第30-32页 |
3.3.1 仪器差与点位差 | 第30-31页 |
3.3.2 实验测量GSM-19T与JPM-2 一致性 | 第31-32页 |
第4章 质子磁力仪的动态范围 | 第32-50页 |
4.1 地磁要素及其分布特征 | 第32-35页 |
4.1.1 地磁要素与地磁图 | 第32-34页 |
4.1.2 全球地磁场分布 | 第34-35页 |
4.2 质子磁力仪的场强范围 | 第35-45页 |
4.2.1 方形亥姆霍兹线圈设计 | 第35-39页 |
4.2.2 理论计算线圈中心场强 | 第39-40页 |
4.2.3 方形亥姆霍兹线圈模型仿真 | 第40-43页 |
4.2.4 方形亥姆霍兹线圈参数及实物 | 第43-44页 |
4.2.5 方形亥姆霍兹线圈标定JPM-2 型质子磁力仪 | 第44-45页 |
4.3 质子磁力仪的梯度容限 | 第45-50页 |
4.3.1 地磁梯度简介 | 第45-46页 |
4.3.2 梯度线圈模型及软件仿真 | 第46-50页 |
第5章 质子磁力仪的温度漂移 | 第50-54页 |
5.1 质子磁力仪的温漂 | 第50页 |
5.2 产生温漂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 第50-52页 |
5.3 实测JPM-2 型质子磁力仪温度漂移 | 第52-5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总结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