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猪经济性状QTL的定位及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2.1 猪经济性状QTL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定位分布 | 第14-15页 |
2.2 猪不同经济性状QTL的定位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 第15-21页 |
2.2.1 猪生长性状QTLs的定位及相关候选基因 | 第16-17页 |
2.2.2 猪胴体性状QTLs的定位及相关候选基因 | 第17-19页 |
2.2.3 猪肉质性状QTLs的定位及相关候选基因 | 第19-20页 |
2.2.4 猪繁殖性状QTLs的定位及相关候选基因 | 第20-21页 |
3 ESR、FSHβ、RBP4、LEF-1和PPARD基因多态性在猪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3.1 猪ESR、FSHβ、RBP4和LEF-1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3.2 猪PPARD基因对脂肪沉积性状及耳朵面积大小的影响 | 第23-2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5-34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5-27页 |
1.1 试验猪群及性状测定 | 第25页 |
1.2 所用试剂及药品 | 第25页 |
1.3 所用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1.4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2.1 猪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 第27-28页 |
2.2 猪ESR、FSHβ、RBP4、LEF-1和PPARD基因的基因型检测 | 第28-30页 |
2.2.1 目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 第28-30页 |
2.2.2 PCR产物酶切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30页 |
2.3 分子标记的基因效应分析 | 第30页 |
2.4 猪组织RNA和蛋白质的提取 | 第30-32页 |
2.4.1 猪组织总RNA提取 | 第30-31页 |
2.4.2 猪cDNA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2.4.3 猪组织蛋白质提取 | 第31-32页 |
2.5 猪PPARD基因5'端调控区SNP在体内对其表达量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2.5.1 荧光定量PCR | 第32页 |
2.5.2 Western Blot实验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1 猪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4页 |
2 猪ESR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 第34-37页 |
2.1 ESR基因的PCR-PvuⅡ-RFLP多态性检测 | 第34-35页 |
2.2 ESR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5-37页 |
2.2.1 ESR基因在大白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 第35-36页 |
2.2.2 ESR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3 猪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 第37-40页 |
3.1 FSHβ基因的PCR多态性检测 | 第37-38页 |
3.2 FSHβ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8-40页 |
3.2.1 FSHβ基因在大白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 第38-39页 |
3.2.2 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39-40页 |
4 猪RBP4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 第40-43页 |
4.1 RBP4基因的PCR-MspI-RFLP多态性检测 | 第40-41页 |
4.2 RBP4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1-43页 |
4.2.1 RBP4基因在大白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 第41-42页 |
4.2.2 RBP4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42-43页 |
5 猪LEF-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乳头数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 第43-45页 |
5.1 LEF-1基因的PCR-EcoRⅡ-RFLP多态性检测 | 第43-44页 |
5.2 LEF-1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与乳头数和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4-45页 |
5.2.1 LEF-1基因在大白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 第44-45页 |
5.2.2 LEF-1基因多态性与美系大白猪乳头数及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5页 |
6 猪PPARD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生长育肥性状和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5-50页 |
6.1 PPARD基因的PCR-EcoR Ⅰ-RFLP多态性检测 | 第45-46页 |
6.2 PPARD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6-48页 |
6.2.1 PPARD基因在大白猪中的基因频率 | 第46-47页 |
6.2.2 PPARD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7-48页 |
6.3 PPARD基因5'上游调控区的SNP(g.1015A>G)在体内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5页 |
1 ESR、FSHβ和RBP4基因多态性对大白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 第50-52页 |
1.1 ESR基因多态性与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50-51页 |
1.2 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51-52页 |
1.3 RBP4基因多态性与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52页 |
2 LEF-1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乳头数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 第52-53页 |
3 PPARD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生长育肥性状及其表达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55-56页 |
1 本研究得到的结论 | 第55页 |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