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概述及《变形计》文献研究综述 | 第7-20页 |
(一) 概述 | 第7-13页 |
1、真人秀节目及青少年角色互换节目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7-9页 |
2、对《变形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二) 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计》负面评价的提出 | 第13-14页 |
(三) 《变形计》的三要素特征及其内容生产中潜在的负面因子 | 第14-20页 |
1、纪录片的真实 | 第15-16页 |
2、电视剧的戏剧性 | 第16-17页 |
3、竞技游戏节目的规则和互动 | 第17-20页 |
二、内容生产对节目参与者的影响 | 第20-33页 |
(一) 故事化叙事——人为设置的剧本及冲突 | 第20-26页 |
(二) 拍摄环境——自然环境的选取以及拍摄氛围的营造 | 第26-28页 |
(三) 配角选取——与主人公相关的人物筛选 | 第28-29页 |
(四) 话语模式——标题、解说词、宣传标语的应用 | 第29-32页 |
(五) 镜头运用——重拍或者补拍 | 第32-33页 |
三、通过对当事少儿的调查分析节目对他们的影响 | 第33-44页 |
(一) 对城市参与者的影响 | 第33-39页 |
1、增加影响力,利用影响力牟利 | 第33-36页 |
2、被舆论裹挟,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 第36-38页 |
3、对城市孩子及社会关系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 对农村参与者的影响 | 第39-44页 |
1、被迫演绎,承受不该有的舆论指责 | 第39-42页 |
2、过度被关注,原本的生活被打乱 | 第42-43页 |
3、对农村孩子及社会关系的影响 | 第43-44页 |
四、通过对受众及相关人员的调查分析节目的影响 | 第44-50页 |
(一) 节目价值观单一僵化且误导观众 | 第45-46页 |
(二) 节目缺乏对当事人的尊重 | 第46-47页 |
(三) 忽略了农村孩子的心理落差 | 第47-48页 |
(四) 过度关注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