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N的流量工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流量管理 | 第16-17页 |
1.2.2 故障恢复 | 第17-18页 |
1.2.3 拓扑更新 | 第18页 |
1.2.4 SDN流量分析 | 第18-19页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背景技术介绍 | 第21-36页 |
2.1 软件定义网络 | 第21-24页 |
2.1.1 SDN的起源 | 第21-22页 |
2.1.1.1 SDN的起源动机 | 第21页 |
2.1.1.2 传统的交换设备 | 第21-22页 |
2.1.2 SDN架构 | 第22-24页 |
2.1.2.1 逻辑层 | 第22-24页 |
2.1.2.2 SDN交换机 | 第24页 |
2.2 OpenFlow协议 | 第24-32页 |
2.2.1 操作原理 | 第26页 |
2.2.2 基于流的操作 | 第26-27页 |
2.2.3 演进历程 | 第27-28页 |
2.2.4 交换机组件 | 第28-32页 |
2.2.4.1 流水线处理 | 第29-30页 |
2.2.4.2 数据包匹配 | 第30-31页 |
2.2.4.3 Table-miss事件 | 第31页 |
2.2.4.4 流表项 | 第31-32页 |
2.3 控制模型 | 第32页 |
2.3.1 数据流导入 | 第32页 |
2.3.2 控制平面布局 | 第32页 |
2.4 Floodlight SDN控制器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SDN流量工程研究 | 第36-43页 |
3.1 SDN中监测技术的研究 | 第36-38页 |
3.2 SDN中QoS技术的研究 | 第38-41页 |
3.3 Mininet网络模拟器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SDN-QoS增强方案的架构与数学 | 第43-54页 |
4.1 QoS的度量 | 第43-46页 |
4.2 QoS增强方案模型整体架构 | 第46-48页 |
4.3 核心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48-53页 |
4.3.1 多商品流问题 | 第48-49页 |
4.3.2 带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 | 第49-51页 |
4.3.3 多准则决策方案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实现与测试 | 第54-75页 |
5.1 基于Mininet网络仿真环境的实现 | 第54-60页 |
5.1.1 链路参数配置 | 第54-55页 |
5.1.2 测试用的网络拓扑 | 第55-56页 |
5.1.3 Mininet配置实现 | 第56-57页 |
5.1.4 接入混合网络 | 第57-60页 |
5.1.4.1 网络服务和工具 | 第58-59页 |
5.1.4.2 向网络中增加负载 | 第59-60页 |
5.2 核心模块的实现 | 第60-63页 |
5.2.1 拓扑映射建立 | 第60页 |
5.2.2 路径建立和导入 | 第60-61页 |
5.2.3 网络参数测量 | 第61-63页 |
5.2.3.1 可用带宽的测量 | 第61-63页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3-74页 |
5.3.1 无QoS管理下的网络吞吐量测试 | 第63-68页 |
5.3.2 QoS管理下的网络吞吐量测试 | 第68-73页 |
5.3.3 参数对QoS的影响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