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1 企业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 | 第14-15页 |
1.2.2 企业控制权与财务绩效 | 第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1 互联网企业股权结构与控制权配置动因分析 | 第19-21页 |
2.1.1 股权资本理论与控制权 | 第19-20页 |
2.1.2 人力资本理论与控制权 | 第20-21页 |
2.2 财务绩效分析 | 第21-25页 |
2.2.1 财务绩效的内涵 | 第21页 |
2.2.2 衡量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的指标选取 | 第21-22页 |
2.2.3 衡量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 | 第22-25页 |
第3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概况 | 第25-33页 |
3.1 阿里巴巴集团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 | 第25-28页 |
3.2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内容 | 第28-31页 |
3.3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31页 |
3.4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本质——控制权的争夺 | 第31-33页 |
第4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动因分析 | 第33-51页 |
4.1 市场监管视角 | 第33-38页 |
4.1.1 香港证券市场现状、监管和法律救助体系 | 第33-36页 |
4.1.2 美国证券市场的竞争、信息披露和集体诉讼制度 | 第36-38页 |
4.2 人力资本视角——人力资本异质性 | 第38-45页 |
4.2.1 阿里合伙人团队的个体异质性 | 第38-42页 |
4.2.2 阿里合伙人团队的群体异质性 | 第42-45页 |
4.3 股权资本视角 | 第45-51页 |
4.3.1 股权资本与控制权演变历程 | 第45-46页 |
4.3.2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 | 第46-49页 |
4.3.3 马云团队与两大股东控制权的博弈 | 第49-51页 |
第5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财务绩效分析 | 第51-65页 |
5.1 衡量合伙人制度治理效果的财务指标选取 | 第51-52页 |
5.2 营运能力分析--代理成本控制 | 第52-54页 |
5.3 获现能力分析 | 第54-57页 |
5.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57-60页 |
5.5 发展能力分析 | 第60-65页 |
5.5.1 风险控制能力 | 第60-62页 |
5.5.2 成长能力分析 | 第62-65页 |
第6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结论及建议 | 第65-72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建议 | 第65-72页 |
6.2.1 制度建设 | 第67-68页 |
6.2.2 市场监管 | 第68-69页 |
6.2.3 市场参与主体 | 第69-70页 |
6.2.4 互联网公司创始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