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新疆伊犁河谷多源遥感影像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总体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源第16-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21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页
        2.1.2 地形地貌第16-17页
        2.1.3 气候第17-18页
        2.1.4 植被第18-19页
        2.1.5 地质第19-21页
        2.1.6 社会经济第21页
    2.2 多源遥感数据及预处理第21-26页
        2.2.1 遥感数据信息源第22-23页
        2.2.2 遥感图像处理第23-26页
第三章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第26-38页
    3.1 解译方法第26页
    3.2 遥感解译第26-32页
        3.2.1 滑坡遥感解译第26-29页
        3.2.2 泥石流遥感解译第29-30页
        3.2.3 崩塌遥感解译第30-32页
        3.2.4 地质灾害解译检查及修改第32页
    3.3 解译精度验证第32-34页
    3.4 地质灾害变化信息提取第34-35页
    3.5 遥感解译成果第35-38页
第四章 地质灾害孕灾因子动态监测第38-65页
    4.1 总体动态变化监测第38-39页
    4.2 单因子动态变化监测第39-65页
        4.2.1 行政区域分布动态分析第39-41页
        4.2.2 面积动态分析第41-43页
        4.2.3 地形地貌动态分析第43-52页
        4.2.4 地表覆盖类型动态分析第52-55页
        4.2.5 岩性动态分析第55-57页
        4.2.6 黄土分布动态分析第57-59页
        4.2.7 距断层距离动态分析第59-61页
        4.2.8 距水系距离动态分析第61-65页
第五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第65-80页
    5.1 易发性指标体系构建第65-67页
        5.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第65-66页
        5.1.2 评价因子的选取第66-67页
    5.2 评价单元选择第67-68页
    5.3 易发性评价模型与方法第68-73页
        5.3.1 层次分析法第70-72页
        5.3.2 信息量法第72-73页
    5.4 易发性评价模型建立第73-77页
        5.4.1 评价因子的权重的确定第73-75页
        5.4.2 评价因子不同类别信息量的计算第75-77页
        5.4.3 滑坡易发性综合评价第77页
    5.5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分析第77-80页
        5.5.1 分区目的第77页
        5.5.2 分区标准第77-78页
        5.5.3 分区结果与分析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6.1 总结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VA的S煤化集团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HJ集团库存管理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