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3-18页 |
2.1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概念 | 第13页 |
2.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经济效应分析 | 第13-15页 |
2.2.1 范围经济效应 | 第13-14页 |
2.2.2 规模经济效应 | 第14页 |
2.2.3 协同效应 | 第14-15页 |
2.3 模型设计和变量选择 | 第15-18页 |
2.3.1 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 | 第15-16页 |
2.3.2 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3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必要性分析 | 第18-24页 |
3.1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历史演变分析 | 第18-19页 |
3.2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内部诱因分析 | 第19-20页 |
3.2.1 盈利能力下降 | 第19页 |
3.2.2 不良贷款持续上升 | 第19-20页 |
3.2.3 创新能力不足 | 第20页 |
3.3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外部诱因分析 | 第20-22页 |
3.3.1 利率市场化 | 第20-21页 |
3.3.2 互联网金融崛起 | 第21页 |
3.3.3 融资需求变化 | 第21-22页 |
3.4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优势 | 第22-23页 |
3.5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 | 第23-24页 |
4 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借鉴 | 第24-30页 |
4.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美国 | 第24-27页 |
4.1.1 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特点 | 第24页 |
4.1.2 金融控股公司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24-25页 |
4.1.3 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4.1.4 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优势与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4.2 全能银行模式—德国 | 第27-30页 |
4.2.1 全能银行的模式特点 | 第27页 |
4.2.2 全能银行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27-28页 |
4.2.3 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4.2.4 全能银行经营优势与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5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0-41页 |
5.1 数据说明 | 第30页 |
5.2 模型的设定及估计结果 | 第30-40页 |
5.2.1 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 第30-33页 |
5.2.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33-40页 |
5.3 实证结果 | 第40-41页 |
6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建议 | 第41-44页 |
6.1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过渡建议 | 第41-42页 |
6.1.1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 第41-42页 |
6.1.2 加强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 | 第42页 |
6.1.3 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 | 第42页 |
6.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构建建议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