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塑滚压协同作用的塑料蜂窝板连续成型技术与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9页 |
1.1 引言 | 第17-18页 |
1.2 塑料蜂窝板概述 | 第18-24页 |
1.2.1 塑料蜂窝板提出 | 第18-20页 |
1.2.2 塑料蜂窝板结构及性能 | 第20-22页 |
1.2.3 塑料蜂窝板应用 | 第22-24页 |
1.3 塑料蜂窝板成型技术现状 | 第24-34页 |
1.3.1 蜂窝芯制备方法 | 第25-30页 |
1.3.2 蜂窝板复合方法 | 第30-34页 |
1.4 塑料蜂窝板成型理论研究 | 第34-36页 |
1.4.1 热传导 | 第34-35页 |
1.4.2 热熔合 | 第35-36页 |
1.5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36-38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8页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8-39页 |
第二章 蜂窝板连续成型过程与机理描述 | 第39-63页 |
2.1 连续成型方法及特点 | 第39-41页 |
2.2 类蜂窝吸塑成型过程模型 | 第41-44页 |
2.2.1 模型建立 | 第42页 |
2.2.2 模型解析 | 第42-44页 |
2.3 类蜂窝滚压成型过程模型 | 第44-56页 |
2.3.1 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2.3.2 模型解析 | 第48-56页 |
2.4 热风加热过程模型 | 第56-61页 |
2.4.1 模型建立 | 第56-60页 |
2.4.2 模型解析 | 第60-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蜂窝板连续成型设备研制与实验 | 第63-79页 |
3.1 连续成型设备 | 第63-71页 |
3.1.1 挤出机 | 第63-65页 |
3.1.2 挤出模头 | 第65-66页 |
3.1.3 吸塑成型装置 | 第66-68页 |
3.1.4 滚压成型装置 | 第68页 |
3.1.5 其他 | 第68-71页 |
3.2 蜂窝板连续成型实验 | 第71-78页 |
3.2.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第71页 |
3.2.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71-72页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2-74页 |
3.2.4 实验现场照片 | 第74-75页 |
3.2.5 试样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75-7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类蜂窝与蜂窝板成型过程分析 | 第79-96页 |
4.1 蜂窝板产量 | 第79-80页 |
4.2 类蜂窝成型过程 | 第80-88页 |
4.2.1 工艺分析 | 第81-85页 |
4.2.2 实验验证 | 第85-88页 |
4.3 蜂窝板成型过程 | 第88-95页 |
4.3.1 工艺分析 | 第90-93页 |
4.3.2 实验验证 | 第93-95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95-96页 |
第五章 连续成型塑料蜂窝板性能分析 | 第96-128页 |
5.1 力学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 | 第96-109页 |
5.1.1 滚压预热温度 | 第96-100页 |
5.1.2 滚压间隙 | 第100-104页 |
5.1.3 成型速度 | 第104-107页 |
5.1.4 滚压辊筒温度 | 第107-109页 |
5.2 工艺对制品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9页 |
5.2.1 滚压预热温度 | 第111-113页 |
5.2.2 滚压间隙 | 第113-115页 |
5.2.3 成型速度 | 第115-117页 |
5.2.4 滚压辊筒温度 | 第117-119页 |
5.3 蜂窝板承载破坏形式 | 第119-125页 |
5.3.1 弯曲载荷 | 第119-121页 |
5.3.2 压缩载荷 | 第121-122页 |
5.3.3 拉伸载荷 | 第122-125页 |
5.4 不同夹层板的性能比较 | 第125-12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一、结论 | 第128页 |
二、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附件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