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龙井43号茶树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与PPO Ⅲ-2、PPO Ⅴ-3性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 茶树多酚氧化酶概述第12-14页
        1.1 多酚氧化酶的酶学分类第12页
        1.2 多酚氧化酶的细胞定位第12-13页
        1.3 多酚氧化酶的蛋白结构第13页
        1.4 多酚氧化酶的基因结构第13页
        1.5 多酚氧化酶的功能应用第13-14页
    2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纯化、鉴定研究进展第14-16页
        2.1 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第14页
        2.2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第14-15页
        2.3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鉴定第15-16页
    3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进展第16-18页
        3.1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方法第16页
        3.2 多酚氧化酶的底物特异性第16页
        3.3 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6-17页
        3.4 pH值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7页
        3.5 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7-18页
        3.6 金属离子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8页
    4 多酚氧化酶催化制备茶黄素研究进展第18-21页
        4.1 茶黄素的生理功能第18-19页
        4.2 酶促制备茶黄素的反应条件第19-21页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茶树PPO同工酶的分离、鉴定第23-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1.1 试验材料第23-25页
        1.2 试验方法第25-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2.1 PPO硫酸铵分级沉淀结果第28-29页
        2.2 PPO离子交换层析结果第29-32页
        2.3 PPO凝胶过滤层析结果第32-33页
        2.4 PPO同工酶分离纯化效果第33-36页
        2.5 PPO同工酶氨基酸N端序列测定结果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9页
        3.1 茶叶PPO同工酶的分离效果第37-38页
        3.2 茶叶PPO同工酶的分子大小第38-39页
        3.3 茶叶PPO同工酶的鉴定第39页
    4 结论第39-41页
第三章 茶树PPO同工酶的酶学性质分析第4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1.1 试验材料第41-42页
        1.2 试验方法第42-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63页
        2.1 茶树PPO酶活力测定方法优化第44-45页
        2.2 茶叶PPO最适反应温度第45-47页
        2.3 茶叶PPO的热稳定性第47-50页
        2.4 茶叶PPO最适反应pH值第50-52页
        2.5 茶叶PPO底物特异性及Km值测定第52-55页
        2.6 不同浓度抑制剂对茶叶PPO酶活力的影响第55-58页
        2.7 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茶叶PPO酶活力的影响第58-63页
    3 讨论第63-67页
        3.1 茶树PPO的活性测定方法第63-64页
        3.2 温度对PPO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第64-65页
        3.3 pH值对PPO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第65页
        3.4 茶树PPO同工酶的底物特异性第65-66页
        3.5 抑制剂对PPO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第66页
        3.6 金属离子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6-67页
    4 结论第67-69页
第四章 茶树PPO同工酶催化氧化制备茶黄素的研究第69-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1.1 试验材料第69-70页
        1.2 试验方法第70-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1页
        2.1 PPO粗酶催化氧化制备茶黄素试验优化第72-75页
        2.2 同工酶PPO Ⅲ-2 催化氧化制备茶黄素试验优化第75-78页
        2.3 同工酶PPO Ⅴ-3 催化氧化制备茶黄素试验优化第78-80页
        2.4 不同茶叶PPO催化氧化制备茶黄素效果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3页
        3.1 不同PPO酶制剂催化制备茶黄素效果第81-82页
        3.2 反应底物浓度对催化制备茶黄素的影响第82页
        3.3 催化反应温度对催化制备茶黄素的影响第82-83页
        3.4 催化反应pH值对催化制备茶黄素的影响第83页
        3.5 催化反应时间对催化制备茶黄素的影响第83页
    4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附录第91-97页
    附录1 PTH氨基酸混合标准品测试结果第91-92页
    附录2 空白循环测试结果第92-93页
    附录3 目标蛋白15次循环测试氨基酸N端序列结果第93-96页
    附录4 茶黄素HPLC测定图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水稻品种间种对植株镉吸收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玉米-大刍草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评价与重要性状 QTL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