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G基站信号的被动雷达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被动雷达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3页 |
1.3 被动雷达关键技术 | 第13-15页 |
1.3.1 外辐射源分析与选择 | 第13页 |
1.3.2 直达波与多径抑制 | 第13-14页 |
1.3.3 参考信号的获取 | 第14页 |
1.3.4 目标定位、跟踪与数据融合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4G移动通信系统 | 第17-31页 |
2.1 4G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第17-19页 |
2.2 LTE物理层技术特点 | 第19-25页 |
2.2.1 正交频分复用 | 第19-23页 |
2.2.2 MIMO | 第23-25页 |
2.3 LTE系统参数与帧结构 | 第25-30页 |
2.3.1 循环前缀长度 | 第25页 |
2.3.2 子载波间隔 | 第25-26页 |
2.3.3 FDD帧结构 | 第26-29页 |
2.3.4 TDD帧结构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 4G基站信号的被动雷达可行性分析 | 第31-39页 |
3.1 LTE雷达信号波形参数 | 第31-32页 |
3.1.1 LTE雷达信号距离分辨率 | 第31页 |
3.1.2 LTE雷达信号多普勒和速度分辨率 | 第31-32页 |
3.2 LTE信号模糊函数分析 | 第32-36页 |
3.3 被动雷达照射源性能对比 | 第36页 |
3.4 基于4G基站信号的被动雷达系统探测范围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 4G信号的被动雷达直达波对消技术 | 第39-51页 |
4.1 被动雷达信号处理流程 | 第39-40页 |
4.2 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40-46页 |
4.2.1 自适应滤波概述 | 第40-41页 |
4.2.2 LMS算法 | 第41-43页 |
4.2.3 归一化LMS算法 | 第43-44页 |
4.2.4 RLS算法 | 第44-45页 |
4.2.5 扩展关联算法 | 第45-46页 |
4.3 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分析与算法选择 | 第46-48页 |
4.4 RLS算法验证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 4G被动雷达目标检测 | 第51-65页 |
5.1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 | 第51-55页 |
5.1.1 问题描述 | 第51-53页 |
5.1.2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53页 |
5.1.3 观测矩阵的设计 | 第53-54页 |
5.1.4 信号的重构 | 第54-55页 |
5.2 OMP算法 | 第55-56页 |
5.3 基于压缩感知的 4G被动雷达目标检测模型 | 第56-60页 |
5.3.1 信号模型 | 第56-57页 |
5.3.2 稀疏化表示 | 第57-60页 |
5.4 检测性能分析 | 第60-64页 |
5.4.1 单目标仿真 | 第60-62页 |
5.4.2 多目标仿真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5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