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2页 |
2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剖析 | 第12-20页 |
2.1 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2.1.1 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 | 第12页 |
2.1.2 财政转移支付的存在理由 | 第12-13页 |
2.1.3 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 | 第13页 |
2.2 财政均等化理论 | 第13-15页 |
2.2.1 财政均等化概念 | 第13-14页 |
2.2.2 财政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2.2.3 财政均等化实现的路径 | 第14-15页 |
2.3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 第15-19页 |
2.3.1 无条件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2.3.2 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 第16-19页 |
2.4 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支出需求的衡量 | 第19-20页 |
2.4.1 影响财政收入能力的因素 | 第19页 |
2.4.2 影响财政支出需求的因素 | 第19-20页 |
3 我国和重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29页 |
3.1 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3.1.1 一般性转移支付 | 第20页 |
3.1.2 专项转移支付 | 第20页 |
3.1.3 税收返还 | 第20-21页 |
3.2 重庆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 第21-26页 |
3.2.1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现状 | 第21-22页 |
3.2.2 市对区县转移支付现状 | 第22-23页 |
3.2.3 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改革的具体要求 | 第23-24页 |
3.2.4 重庆市对区县转移支付改革的要点 | 第24-26页 |
3.3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3.3.1 财政转移支付种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 第26-27页 |
3.3.2 专项转移支付问题突出 | 第27页 |
3.3.3 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3.3.4 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 | 第28页 |
3.3.5 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识淡薄,公共财政体制亟需完善 | 第28-29页 |
4 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比较: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例 | 第29-37页 |
4.1 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29-33页 |
4.1.1 政府间财政关系 | 第29-30页 |
4.1.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0-33页 |
4.2 加拿大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33-35页 |
4.2.1 政府间财政关系 | 第33页 |
4.2.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3-34页 |
4.2.3 均等化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3 结论与经验借鉴 | 第35-37页 |
4.3.1 多种类型的转移支付共同实现均等化 | 第35页 |
4.3.2 多种财政转移支付并存,但有主次之分 | 第35页 |
4.3.3 以因素法为基础构建科学规范转移支付测算办法 | 第35页 |
4.3.4 建立多种形式监督和评价体系 | 第35-36页 |
4.3.5 建立完整的转移支付法规体系 | 第36-37页 |
5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37-42页 |
5.1 科学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 | 第37-38页 |
5.2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 第38-39页 |
5.2.1 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 | 第38-39页 |
5.2.2 调整专项转移支付体系 | 第39页 |
5.3 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9-40页 |
5.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 第40-41页 |
5.5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意识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