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不足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三屏融合概念 | 第15页 |
2.1.2 虚拟学习环境概念 | 第15页 |
2.1.3 个人学习环境概念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页 |
2.2.2 教育传播媒体选择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交际理论 | 第17-18页 |
3 面向三屏融合模式下的电大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需求调查 | 第18-22页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第18-19页 |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18页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程序 | 第18-19页 |
3.2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19-22页 |
4 三屏融合模式下的电大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宏观架构 | 第22-34页 |
4.1 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4.1.1 视频编码技术 | 第22-23页 |
4.1.2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 第23页 |
4.1.3 组播技术 | 第23页 |
4.1.4 内容分发网络技术 | 第23-24页 |
4.1.5 电子节目指南技术 | 第24页 |
4.2 平台的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4.2.1 交互性原则 | 第24页 |
4.2.2 丰富性原则 | 第24-25页 |
4.2.3 可延展性原则 | 第25页 |
4.2.4 可靠性原则 | 第25页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25-26页 |
4.3.1 资源模块功能 | 第25页 |
4.3.2 互动平台模块功能 | 第25-26页 |
4.3.3 个性化平台模块功能 | 第26页 |
4.3.4 管理平台模块功能 | 第26页 |
4.3.5 在线测试模块功能 | 第26页 |
4.4 面向三屏融合的电大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平台组成 | 第26-30页 |
4.5 关键设备介绍 | 第30-33页 |
4.5.1 流媒体轮播服务器 | 第30页 |
4.5.2 冗余网络接口 | 第30页 |
4.5.3 迁移服务MSV-Carry Clip | 第30-31页 |
4.5.4 SO-T4400-M8流媒体编码器 | 第31页 |
4.5.5 直播流媒体采集编码 | 第31-32页 |
4.5.6 迁移服务器 | 第32-33页 |
4.6 软件支持 | 第33-34页 |
5 三屏融合模式下的电大外语教学辅助平台的应用 | 第34-40页 |
5.1 直播的应用 | 第34-36页 |
5.2 点播的应用 | 第36-38页 |
5.3 轮播的应用 | 第38-39页 |
5.4 社区交互功能的应用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6.1 加强了传统教学辅助平台人际交互 | 第40页 |
6.2 优化了传统教学模式 | 第40-41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41页 |
7.2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