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前言) | 第11-14页 |
文献研究 | 第14-23页 |
1 配伍对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配伍对吸收程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3 影响消除速率 | 第16-17页 |
4 正常与模型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差异 | 第17-18页 |
5 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18页 |
6 结语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一章 基于代谢组学和组织切片法初步研究大黄附子汤配伍减毒机制 | 第23-31页 |
1. 饮片、试剂和材料 | 第23-24页 |
2. 仪器 | 第24页 |
3. 色谱及质谱条件 | 第24页 |
4. 样品制备 | 第24页 |
5. 动物及生物样品收集 | 第24-25页 |
6.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 第25页 |
7. 方法学考察 | 第25页 |
8. 肾脏组织切片 | 第25-26页 |
9. 组织切片结果 | 第26页 |
10. R2及Smica-P软件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11.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基于PK-PD相关研究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 | 第31-83页 |
第一节 复方与单味药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31-45页 |
1. 饮片、化学品和试剂 | 第31-32页 |
2. 动物 | 第32-33页 |
3. 仪器 | 第33页 |
4.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6. 结语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复方及单味药大黄中的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45-58页 |
1. 饮片、化学品和试剂 | 第45-46页 |
2. 动物 | 第46-47页 |
3. 仪器 | 第47页 |
4.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6.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复方及单味药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58-74页 |
1. 饮片、化学品和试剂 | 第58-59页 |
2. 动物 | 第59-60页 |
3. 仪器 | 第60页 |
4. 实验方法 | 第60-64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6.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四节 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 第74-78页 |
1. 药效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74-7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第五节 大黄附子汤PK-PD相关性研究 | 第78-83页 |
1. PK-PD Levenberg-Marquardt Algorithm算法相关 | 第78-8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第三章 基于谱效相关研究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 | 第83-120页 |
1. 试剂和材料 | 第83页 |
2. HPLC-Q-TOF-MS参数设置 | 第83-85页 |
3. 样品制备 | 第85-86页 |
4. 动物分组、造模和生物样品制备 | 第86页 |
5. Pearson谱效相关计算 | 第86-118页 |
6. 结论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0页 |
全文总结 | 第120-121页 |
创新点 | 第12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21-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作者简介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