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第13-14页
        (二)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第14-15页
        (三) 文献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四 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第16-19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第二章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安排分析第19-25页
    一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流程第19-20页
    二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安排分析第20-25页
        (一)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第20-22页
        (二) 信用增级第22-23页
        (三) 完善交易结构并进行交易第23页
        (四) 信息披露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存在的制度问题第25-35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安排第25-30页
        (一)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优势第25-26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制度安排第26-30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中存在的制度问题第30-35页
        (一) 信用机制不健全第30页
        (二) 金融中介机构缺乏规范第30-32页
        (三) 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第32页
        (四) 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五) 信息披露机制存在漏洞第33-35页
第四章 不良贷款证券化制度优化的国际经验第35-43页
    一 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制度优化经验第35-37页
        (一) 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第35-36页
        (二) 美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总结第36-37页
    二 韩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制度优化经验第37-39页
        (一) 韩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第37-38页
        (二) 韩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总结第38-39页
    三 美国、韩国不良贷款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第39-43页
        (一) 法律法规的完善第39-40页
        (二) 中介机构的优化第40页
        (三) 信用评级能力的提高第40-41页
        (四) 信用增级方式的多样性第41-43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制度安排—以“中誉一期”为例第43-59页
    一 中国银行实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第43-47页
        (一)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数额较大,不良资产证券化势在必行第43-45页
        (二) 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为其提供了法律条件第45-46页
        (三)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为其做了前期准备第46-47页
    二 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持证券制度安排分析第47-56页
        (一) 参与机构选任第47-49页
        (二)“中誉一期”交易结构第49-50页
        (三)“中誉一期”风险分析第50-52页
        (四)“中誉一期”基础资产选择分析第52-53页
        (五) 信息披露内容详细全面第53-54页
        (六) 信用增级措施第54-56页
    三 “中誉一期”发行效果第56-59页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制度优化的建议第59-63页
    一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第59页
    二 发展和规范金融中介的业务第59-60页
    三 完善具体的法律法规第60-61页
    四 促进交易机制的建立第61-62页
    五 完善监管制度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评价
下一篇:基于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