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同步电机及虚拟同步电机的等效Lorenz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4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第16-23页
        1.2.1 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2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 虚拟同步电机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第23-29页
        1.3.1 虚拟同步电机的几类经典模型及其主要特点第24-27页
        1.3.2 虚拟同步电机的应用背景第27-28页
        1.3.3 虚拟同步电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第28-29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第29-31页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31-32页
    1.6 课题来源第32页
    1.7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二章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动力学分析第34-49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34-37页
    2.3 混沌存在性讨论第37-40页
        2.3.1 无外加激励时第38页
        2.3.2 有外加激励时第38-40页
    2.4 混沌产生的机制第40-45页
        2.4.1 平衡点M1处的Hopf分岔第40-41页
        2.4.2 平衡点M2处的Hopf分岔第41-43页
        2.4.3 平衡点M1,2 处的Hopf分岔第43-45页
    2.5 混沌吸引子界的估计第45-46页
    2.6 参数平面上的稳定域第46-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零d轴电流控制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动力学第49-60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零d轴电流控制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49-51页
    3.3 混沌存在性讨论第51-52页
    3.4 混沌产生的机制第52-58页
        3.4.1 转速反馈系数KT的作用第53-54页
        3.4.2 比例系数kp的作用第54-56页
        3.4.3 机械转矩Tm的作用第56-58页
    3.5 参数平面上的稳定域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交错耦合同步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60-77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同步磁阻单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60-61页
    4.3 沿x方向耦合时交错耦合同步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第61-69页
        4.3.1 参数不匹配度对耦合系统动力学的作用第62-65页
        4.3.2 耦合系数对耦合系统动力学的作用第65-69页
    4.4 沿y方向耦合时交错耦合同步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动力学第69-75页
        4.4.1 参数不匹配度对耦合系统动力学的作用第69-73页
        4.4.2 耦合系数对耦合系统动力学的作用第73-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发电机侧整流器的虚拟同步电机化及其稳定性第77-87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虚拟同步电动机的等效非线性模型第77-83页
    5.3 混沌存在性及产生机制第83-85页
        5.3.1 负载开路及无外加激励时第83-84页
        5.3.2 带负载及有外加激励时第84-85页
    5.4 参数平面上的稳定域第85-86页
    5.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网侧逆变器的虚拟同步电机化及其稳定性第87-101页
    6.1 引言第87页
    6.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等效非线性模型第87-93页
    6.3 混沌存在性及产生机制第93-97页
        6.3.1 孤岛运行时第93-94页
        6.3.2 并网运行时第94-97页
    6.4 混沌吸引子界的估计第97-99页
    6.5 参数平面上的稳定域第99页
    6.6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结论第101-104页
    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01-102页
    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附件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高密集度海上和陆上风电接入的区域电网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锂/镁—硫电池硫正极的制备及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