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大环低聚吡咯铀和超铀配合物结构设计和性质计算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6-35页
    1.1 锕系化学研究情况第16-17页
    1.2 锕系元素和相关配体第17-24页
        1.2.1 铀及超铀元素第17-19页
        1.2.2 络合和分离锕系核素的配体第19-24页
    1.3 锕系配合物理论研究第24-27页
    1.4 锕系配合物实验研究第27-32页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2-35页
        1.5.1 本课题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1.5.2 主要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第35-44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第35-37页
    2.2 重原子相对效应第37-39页
    2.3 基组的选择第39页
    2.4 溶剂化效应第39-44页
        2.4.1 点偶极模型(Onsager)第40-41页
        2.4.2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第41-42页
        2.4.3 等密度极化连续介质模型(IPCM)第42-43页
        2.4.4 自洽等密度极化连续介质模型(SCI-PCM)第43页
        2.4.5 导体性溶剂化模型(COSMO)第43-44页
第3章 从单齿到多齿氮配位铀酰氟化物结构设计与电子结构调控第44-66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计算方法第45-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64页
        3.3.1 结构优化第48-51页
        3.3.2 电子结构调控第51-59页
        3.3.3 与四配位配合物的性质比较第59-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六聚吡咯铀/超铀酰基配合物结构、热力学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第66-90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计算方法第67-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8页
        4.3.1 锕系配合物结构第70-74页
        4.3.2 红外振动光谱第74-78页
        4.3.3 热力学稳定性第78-85页
        4.3.4 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第85-88页
    4.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八齿低聚吡咯对多种氧化态铀的稳定作用及同价/异价双金属配合物多样化结构设计第90-112页
    5.1 引言第90-92页
    5.2 计算方法第92-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10页
        5.3.1 双核U(Ⅵ)-U(m) (m = Ⅵ、Ⅴ和Ⅳ)配合物第96-104页
        5.3.2 双核U(Ⅵ)-U(Ⅲ)配合物结构调控第104-108页
        5.3.3 双核U(m)-U(m) (m = Ⅴ、Ⅳ、Ⅲ)配合物第108-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八齿低聚吡咯双金属铀配合物电子结构和热力学反应计算第112-129页
    6.1 引言第112-113页
    6.2 计算方法第113-11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5-127页
        6.3.1 同价双金属铀配合物电子结构第115-121页
        6.3.2 异价双金属铀配合物电子结构第121-125页
        6.3.3 热力学反应能第125-127页
    6.4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结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改善纳米半导体光(电)催化性能的策略探索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