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烟气脱硝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1.2.1 传统脱硝技术 | 第16-18页 |
1.2.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第18-19页 |
1.3 低温等离子体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3.1 电子束辐射法 | 第19-20页 |
1.3.2 脉冲电晕放电法 | 第20-21页 |
1.3.3 介质阻挡放电法 | 第21-22页 |
1.3.4 强电离放电法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2章 强电离放电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 第26-34页 |
2.1 强电离放电的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2.1.1 强电离放电形成的原理 | 第26页 |
2.1.2 强电离放电的实现方法 | 第26-28页 |
2.2 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微观机理 | 第28-29页 |
2.2.1 强电离放电的化学过程 | 第28-29页 |
2.2.2 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基本过程 | 第29页 |
2.3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9-33页 |
2.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9-30页 |
2.3.2 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2.3.3 模型的求解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模拟烟气试验系统 | 第34-41页 |
3.1 试验系统简介 | 第34-36页 |
3.1.1 试验系统设计原则 | 第34页 |
3.1.2 试验系统 | 第34-36页 |
3.2 试验系统的组成 | 第36-39页 |
3.2.1 模拟烟气预热系统 | 第36页 |
3.2.2 等离子体反应器 | 第36-38页 |
3.2.3 烟气检测分析系统 | 第38-39页 |
3.3 试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强电离放电脱除模拟烟气中NO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1-59页 |
4.1 NO/N_2/O_2系统中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数值模拟 | 第41-51页 |
4.1.1 主要化学反应 | 第41-42页 |
4.1.2 数学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4.1.3 初值的确定 | 第43页 |
4.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4.2 NO/N_2/O_2/H_2O系统中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数值模拟 | 第51-58页 |
4.2.1 主要化学反应 | 第52-53页 |
4.2.2 数学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4.2.3 初值的确定 | 第54页 |
4.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强电离放电脱除模拟烟气中NO的试验研究 | 第59-67页 |
5.1 烟气成分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59-62页 |
5.1.1 NO初始浓度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59-60页 |
5.1.2 含水率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60-61页 |
5.1.3 含氧量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 电参数对强电离放电脱除NO的影响 | 第62-64页 |
5.2.1 放电电压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2 放电频率对NO脱除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脱硝产物分析 | 第64-65页 |
5.3.1 标准图谱绘制 | 第64-65页 |
5.3.2 NO脱除产物检测与分析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6.1 结论 | 第67-69页 |
6.2 创新点 | 第69页 |
6.3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