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结构损伤识别概述 | 第11-12页 |
1.2.2 正、反问题 | 第12-13页 |
1.2.3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分类 | 第13-14页 |
1.2.4 基于动力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损伤识别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频响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9-36页 |
2.1 频响函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 第19-23页 |
2.1.1 频响函数概念 | 第19-22页 |
2.1.2 频响函数的矩阵形式 | 第22-23页 |
2.1.3 频响函数四种表达形式 | 第23页 |
2.2 基于频响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3-27页 |
2.2.1 结构损伤定性 | 第24页 |
2.2.2 结构损伤定位 | 第24-25页 |
2.2.3 结构损伤定量 | 第25-27页 |
2.3 简单算例分析 | 第27-35页 |
2.3.1 单自由度系统的损伤识别 | 第27-29页 |
2.3.2 多自由度系统的损伤识别 | 第29-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动力有限元法 | 第36-45页 |
3.1 有限元法概况 | 第36-37页 |
3.1.1 历史发展 | 第36页 |
3.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36-37页 |
3.1.3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37页 |
3.2 动力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37-41页 |
3.2.1 结构的离散化 | 第37-38页 |
3.2.2 单元分析 | 第38-40页 |
3.2.3 全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3 动力有限元法的关键内容 | 第41-43页 |
3.3.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3.3.2 质量矩阵类型的选择 | 第42页 |
3.3.3 动力分析的类型 | 第42-43页 |
3.4 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的二维框架单元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研究 | 第45-71页 |
4.1 数值模拟研究 | 第45-54页 |
4.1.1 计算模型介绍 | 第45-46页 |
4.1.2 多种损伤情况的损伤识别 | 第46-54页 |
4.2 实验验证 | 第54-70页 |
4.2.1 实验方案 | 第55-60页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页 |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