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登封铁路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致谢第4-9页
摘要第9-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动态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6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相关基础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5-20页
    2.1 相关基础概念第15-18页
        2.1.1 主题公园第15-16页
        2.1.2 文化主题公园第16-18页
    2.2 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第18-20页
        2.2.1 景观设计学第18-19页
        2.2.2 景观生态学第19页
        2.2.3 园林美学第19页
        2.2.4 旅游休闲学第19页
        2.2.5 可持续发展原理第19-20页
3 相关案例分析第20-26页
    3.1 泰安太阳部落大泣口文化主题公园第20-22页
        3.1.1 项目概况第20-21页
        3.1.2 分析评价第21-22页
    3.2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第22-23页
        3.2.1 项目概况第22-23页
        3.2.2 分析评价第23页
    3.3 西安大唐芙蓉园第23-25页
        3.3.1 项目概况第23-25页
        3.3.2 分析评价第25页
    3.4 小结第25-26页
4 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启示及铁路文化资源简述第26-29页
    4.1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启示第26-27页
        4.1.1 合适的文化载体第26页
        4.1.2 园林空间的分布与引导第26-27页
        4.1.3 显性与隐性环境意向手法第27页
    4.2 铁路文化资源简述第27-29页
5 登封铁路文化主题公园的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第29-36页
    5.1 项目概况第29-31页
        5.1.1 项目区位分析第29页
        5.1.2 自然地理概况第29-30页
        5.1.3 社会经济概况第30页
        5.1.4 历史人文概况第30-31页
    5.2 基址现状分析第31-32页
        5.2.1 场地现状分析第31页
        5.2.2 交通现状分析第31-32页
        5.2.3 周围用地现状分析第32页
    5.3 SWOT分析第32-33页
        5.3.1 优势(Strength)分析第32页
        5.3.2 劣势(Weakness)分析第32-33页
        5.3.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第33页
        5.3.4 威胁(Threats)分析第33页
    5.4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第33-34页
    5.5 客源市场分析第34-36页
6 登封铁路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第36-72页
    6.1 项目定位和规划目标第36页
        6.1.1 项目定位第36页
        6.1.2 规划目标第36页
    6.2 规划依据第36-37页
        6.2.1 国家法律依据第36页
        6.2.2 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第36-37页
    6.3 规划范围第37页
    6.4 设计原则、理念和方法第37-40页
        6.4.1 设计原则第37-38页
        6.4.2 设计理念第38页
        6.4.3 设计方法第38-40页
    6.5 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第40-42页
        6.5.1 总体规划第40-41页
        6.5.2 空间布局第41-42页
    6.6 功能分区设计第42-61页
        6.6.1 入口景观区第43-47页
        6.6.2 铁路文化体验区第47-51页
        6.6.3 铁路文化展示区第51-54页
        6.6.4 滨水休闲区第54-57页
        6.6.5 窄轨风景区第57-58页
        6.6.6 商业区域区第58-59页
        6.6.7 创意活动区第59-61页
    6.7 专项设计第61-72页
        6.7.1 道路交通设计第61-63页
        6.7.2 植物种植设计第63-66页
        6.7.3 竖向设计第66-67页
        6.7.4 水景设计第67-68页
        6.7.5 铺装设计第68页
        6.7.6 服务设施设计第68-70页
        6.7.7 照明设施设计第70-71页
        6.7.8 给排水规划第71-72页
7 结论与讨论第72-74页
    7.1 结论第72页
    7.2 讨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英文摘要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聚类分析的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下一篇:城镇化背景下山东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