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基于多源光谱数据的干旱区土壤含盐量定量反演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土壤光谱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 高光谱遥感研究的现状分析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13-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5 论文组织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第17-3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25页
        2.1.1 地理位置第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18页
        2.1.3 植被状况第18-19页
        2.1.4 土壤盐渍化状况第19页
        2.1.5 水资源状况第19-21页
        2.1.6 气候第21-24页
        2.1.7 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第24-25页
    2.2 数据的获取第25-29页
        2.2.1 土壤样品采集第25-27页
        2.2.2 野外土壤光谱测量第27-28页
        2.2.3 土壤样品预处理及化学分析第28页
        2.2.4 实验室光谱测量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数据的处理与土壤光谱特征分析第30-45页
    3.1 主要的数据源第30-34页
        3.1.1 WorldView-2 多光谱影像数据第30-31页
        3.1.2WorldView-2 多光谱影像数据的预处理第31-34页
    3.2 土壤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处理及分析第34-39页
        3.2.1 土壤含水量第35-36页
        3.2.2 土壤含盐量、pH值、电导率第36-39页
    3.3 土壤光谱特征分析第39-44页
        3.3.1 室内、野外和多光谱影像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9-41页
        3.3.2 盐渍土光谱特征分析第41-42页
        3.3.3 土壤光谱数据的求导处理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实测光谱数据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研究第45-63页
    4.1 方法的介绍第45-49页
        4.1.1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45-47页
        4.1.2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第47-48页
        4.1.3 模型评价方法及检验指标第48-49页
    4.2 最佳波段的选择第49-55页
        4.2.1 土壤光谱一阶导数与土壤盐分参数的相关分析第49-51页
        4.2.2 土壤光谱二阶导数与土壤盐分参数的相关分析第51-53页
        4.2.3 多光谱影像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含水量、pH值、电导率的相关分析第53-55页
    4.3 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的PLSR反演模型的构建与结果分析第55-58页
        4.3.1 基于室内光谱的PLSR模型的构建第55-56页
        4.3.2 基于野外实测光谱的PLSR模型的构建第56-58页
    4.4 基于SMLR方法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第58-61页
        4.4.1 基于室内光谱的SMLR模型的构建第58-59页
        4.4.2 基于野外实测光谱的SMLR模型的构建第59-61页
    4.5 模型精度的比较第61-62页
    4.6 本章结论第62-63页
第五章 基于多光谱影像数据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研究第63-77页
    5.1 影像反射率与实测反射率的比较第63-66页
    5.2 基于多光谱影像数据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的构建第66-69页
        5.2.1 基于多光谱影像数据的PLSR模型的构建第66-67页
        5.2.2 基于多光谱影像数据的SMLR模型的构建第67-69页
    5.3 结果分析与评价第69-76页
        5.3.1 模型的结果与精度检验第69-71页
        5.3.2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分析第71-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81页
    6.1 主要结论第77-79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9页
    6.3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第87-88页
    参与的项目第87页
    发表的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附录一 土壤样品实验室化学分析结果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下一篇:新型高效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