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弱光逆境概述 | 第10-11页 |
1.2 作物生长发育对弱光逆境的响应 | 第11-12页 |
1.3 作物生理代谢对弱光逆境的响应 | 第12-13页 |
1.4 作物对弱光逆境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遗传特征 | 第13-14页 |
1.5 作物籽粒产量和品质对弱光逆境的响应 | 第14页 |
1.6 弱光逆境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2 引言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16-17页 |
3.2 调查测定指标 | 第17-19页 |
3.2.1 玉米生育期的调查 | 第17页 |
3.2.2 雄花逐日散粉量的调查 | 第17页 |
3.2.3 花丝伸长速率的调查 | 第17页 |
3.2.4 受精结实率的调查 | 第17页 |
3.2.5 干物质积累积累分配 | 第17页 |
3.2.6 雌穗形态特征的调查 | 第17-18页 |
3.2.7 光合荧光的测定 | 第18页 |
3.2.8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3.2.9 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3.2.10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18页 |
3.2.11 苯酚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 第18页 |
3.2.12 叶片、籽粒同化物转运酶活力的测定 | 第18页 |
3.2.13 考种记产 | 第18-19页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4.1 弱光逆境对雌雄果穗发育的影响 | 第20-25页 |
4.1.1 对玉米雌穗受精结实的影响 | 第20-21页 |
4.1.2 对花粉逐日散粉量及活力和花丝伸长速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4.1.3 对雌雄发育特征的影响 | 第22-25页 |
4.2 弱光逆境对光合生理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第25-31页 |
4.2.1 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4.2.1.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4.2.1.2 对光合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1.3 对Pn-PPFD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6-27页 |
4.2.2 对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第27-31页 |
4.2.2.1 对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4.2.2.2 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2.3 对S0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4.2.2.4 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2.5 对C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4.2.2.6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 弱光逆境对光合产物积累分配以及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31-34页 |
4.3.1 花期弱光逆境持续时间对同化物转运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2 对同化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3 对同化物转运酶活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4.4 弱光逆境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4-37页 |
4.4.1 穗粒数及产量对花期太阳辐射量的响应关系 | 第34-35页 |
4.4.2 对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37-41页 |
5.1 弱光逆境持续时间对雌雄果穗发育的影响 | 第37页 |
5.2 弱光逆境对光合生理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第37-39页 |
5.3 弱光逆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 第39页 |
5.4 弱光逆境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5.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ABSTERACT | 第50-51页 |
参加项目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