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导电材料及其制品论文

内氧化法制备Ag-SnO2-In2O3电接触材料工艺及组织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电接触材料简介第13-15页
    1.3 银金属氧化物(AgMeO)系电接触材料发展现状第15-18页
        1.3.1 AgCdO电接触材料第15-16页
        1.3.2 AgZnO与AgCuO电接触材料第16页
        1.3.3 AgSnO_2电接触材料第16-18页
    1.4 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第18-23页
        1.4.1 合金内氧化法第18-20页
        1.4.2 粉末内氧化法第20页
        1.4.3 粉末冶金法第20-21页
        1.4.4 机械合金化法第21页
        1.4.5 化学共沉淀法第21-22页
        1.4.6 反应喷雾法第22页
        1.4.7 反应合成法第22-23页
    1.5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目的第23-26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检测方法第26-38页
    2.1 Ag-6.0Sn-2.8In合金颗粒的制备第26-30页
        2.1.1 原材料选用与检验第26-28页
        2.1.2 合金的熔炼与成分检测第28-29页
        2.1.3 合金颗粒的制备第29-30页
    2.3 合金颗粒的内氧化第30-31页
        2.3.1 内氧化设备第30页
        2.3.2 内氧化参数与流程第30-31页
    2.4 测试方法与检测设备第31-38页
        2.3.1 材料显微硬度的测试第31-32页
        2.3.2 氧化厚度测量方法第32-33页
        2.3.3 材料金相的观察第33页
        2.3.4 材料截面形貌与成分测试第33-35页
        2.3.5 材料物相测试第35-38页
第三章 Ag-6.0Sn-2.8In合金内氧化动力学与热力学第38-48页
    3.1 Ag-Sn-In合金内氧化热力学研究第38-41页
    3.2 Ag-Sn-In合金内氧化动力学研究第41-47页
        3.2.1 Wagner内氧化模型第41-43页
        3.2.2 Ag-6.0Sn-2.8In合金内氧化层厚度与温度的关系第43-45页
        3.2.3 Ag-6.0Sn-2.8In合金内氧化层厚度与氧分压的关系第45-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合金内氧化工艺的改善研究第48-52页
    4.1 脱脂处理工序对合金内氧化的影响第48-49页
    4.2 装炉方式对合金内氧化的影响第49-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Ag-SnO_2-In_2O_3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第52-68页
    5.1 物相分析第52-53页
    5.2 显微组织与形貌第53-60页
        5.2.1 合金表面富Ag层与氧化厚度第53-54页
        5.2.2 合金氧化开裂与内部Ag带的形成第54-56页
        5.2.3 氧化温度对合金内氧化组织的影响第56-57页
        5.2.4 氧分压对合金内氧化组织的影响第57-60页
    5.3 内氧化层成分扫描分析第60-65页
    5.4 Ag-6.0Sn-2.8In合金内氧化层的硬度分析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锶铁氧体粉末注射成型粘结剂及脱脂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多通道绝缘耐压测试仪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