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面微小钻头钻尖横刃修磨方法研究及CAD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微小孔钻削加工技术 | 第14-16页 |
1.2.1 微小孔钻削加工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2 微小孔钻削加工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2.3 微小孔钻削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 钻尖刃磨技术 | 第16-18页 |
1.3.1 后刀面刃磨技术 | 第16-17页 |
1.3.2 横刃修磨技术 | 第17-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后刀面数学模型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平面钻尖后刀面的刃磨方法及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2.1 后刀面的刃磨方法 | 第22-24页 |
2.2.2 后刀面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 新型螺旋面钻尖后刀面的刃磨方法及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2.3.1 后刀面的刃磨方法 | 第25-26页 |
2.3.2 后刀面的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钻尖仿真对比分析 | 第28-32页 |
2.4.1 主切削刃上几何角度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2.4.2 横刃形状及几何角度分布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2.4.3 尾隙角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新型螺旋面微钻头钻尖横刃修磨方法一的研究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三工位新型微小钻头CNC 磨制装备 | 第33-34页 |
3.3 横刃修磨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34-37页 |
3.4 横刃修磨参数求解 | 第37-39页 |
1. 方程一的确定 | 第38-39页 |
2. 方程二的确定 | 第39页 |
3.5 修磨后横刃上各角度分析 | 第39-44页 |
3.5.1 刃偏角和前角分析 | 第40-42页 |
3.5.2 后角分析 | 第42页 |
3.5.3 刃倾角分析 | 第42-43页 |
3.5.4 横刃锋角分析 | 第43-44页 |
3.6 后刀面上尾隙角分析 | 第44-46页 |
1. 静态尾隙角分析 | 第44-45页 |
2. 动态尾隙角分析 | 第45-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新型螺旋面微钻头钻尖横刃修磨方法二的研究 | 第47-54页 |
4.1 横刃修磨的数学模型 | 第47-50页 |
4.2 横刃修磨参数求解 | 第50-51页 |
1. 方程一的确定 | 第50-51页 |
2. 方程二的确定 | 第51页 |
4.3 横刃上各几何角度分析 | 第51-53页 |
4.4 后刀面上尾隙角分析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两种微钻头横刃修磨方法的CAD 仿真对比 | 第54-63页 |
5.1 计算工具的选择 | 第54-55页 |
5.2 横刃修磨计算模块 | 第55-56页 |
5.3 钻头后刀面的CAD 仿真 | 第56-59页 |
5.4 横刃修磨方法一CAD 仿真 | 第59-60页 |
5.5 横刃修磨方法二CAD 仿真 | 第60-61页 |
5.6 两种横刃修磨方法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新型螺旋面小钻头钻尖横刃修磨方法的研究 | 第63-75页 |
6.1 五工位新型微小钻头CNC 磨制装备 | 第63-64页 |
6.2 横刃修磨的刃磨原理 | 第64-65页 |
6.3 数学模型 | 第65-68页 |
6.3.1 修磨用砂轮的数学模型 | 第65页 |
6.3.2 横刃修磨的数学模型 | 第65-68页 |
6.4 横刃修磨参数求解 | 第68页 |
6.5 横刃几何角度与刃磨参数的关系 | 第68-70页 |
6.6 钻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6.6.1 钻头建模方法 | 第70-71页 |
6.6.2 钻头实体建模 | 第71-72页 |
6.7 横刃修磨 CAD 仿真分析 | 第72-74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