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信息、生物控制论文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简介第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产生第12页
        1.1.3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应用第12页
    1.2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第12-15页
        1.2.1 采集过程第13-14页
        1.2.2 原始动作表面肌电信号成分第14-15页
    1.3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处理第15-16页
        1.3.1 信号处理流程第15页
        1.3.2 BP 神经网络分类器第15-16页
    1.4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第16-19页
        1.4.1 模型选择第16页
        1.4.2 特征提取第16-19页
第二章 统计特征提取第19-27页
    2.1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统计量计算第19-25页
        2.1.1 一阶统计量第19-21页
        2.1.2 二阶统计量第21-24页
        2.1.3 三阶统计量第24页
        2.1.4 四阶统计量第24-25页
    2.2 统计特征识别第25-27页
        2.2.1 统计特征单独识别第25-26页
        2.2.2 统计特征联合识别第26-27页
第三章 能量空间法分类第27-36页
    3.1 欧氏向量空间建立及三种距离第27-30页
        3.1.1 建立四维欧氏向量空间第27-28页
        3.1.2 三种距离计算方式第28-30页
    3.2 以距各邻域中心的距离进行判别第30-32页
        3.2.1 欧氏距离判别第30-31页
        3.2.2 夹角余弦判别第31-32页
        3.2.3 马氏距离判别第32页
    3.3 与邻域内所有点距离的平均值第32-35页
        3.3.1 欧氏距离判别第32-33页
        3.3.2 夹角余弦判别第33-34页
        3.3.3 马氏距离判别第34-35页
    3.4 欧氏向量空间判别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研究第36-48页
    4.1 频谱特征提取第36-38页
        4.1.1 时域至频域的转换第36页
        4.1.2 傅立叶变换特征提取与识别第36-38页
    4.2 时频分析第38-42页
        4.2.1 非平稳随机信号第38页
        4.2.2 瞬时特征第38-42页
    4.3 短时傅立叶变换特征提取第42-43页
        4.3.1 信号分辨率第42页
        4.3.2 短时傅立叶变换后特征提取第42-43页
    4.4 小波变换后特征提取第43-46页
        4.4.1 小波包分解第44页
        4.4.2 小波包分解应用于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第44-46页
    4.5 时频分布特征提取第46-48页
        4.5.1 Wigner-Ville 分布第47页
        4.5.2 Wigner-Ville 分布应用于特征提取第47-48页
第五章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第48-60页
    5.1 非线性系统简介第48-50页
        5.1.1 动力系统第48-49页
        5.1.2 状态空间第49-50页
    5.2 最大LYAPUNOV 指数第50-52页
        5.2.1 最大Lyapunov 指数与非线性第50-51页
        5.2.2 最大Lyapunov 指数提取与识别第51-52页
    5.3 信息熵第52-55页
        5.3.1 信息熵与信息量第52页
        5.3.2 信息熵识别第52-53页
        5.3.3 信息熵与小波包分解第53-55页
    5.4 关联维数第55-58页
        5.4.1 关联维数与相空间重构第55-56页
        5.4.3 关联维数与小波包分解第56-58页
    5.5 非线性特征联合识别第58-60页
        5.5.1 最大Lyapunov 指数与信息熵联合识别第58页
        5.5.2 最大Lyapunov 指数与关联维数联合识别第58页
        5.5.3 信息熵与关联维数联合识别第58-60页
第六章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第60-75页
    6.1 经验模式分解第60-67页
        6.1.1 特征尺度参数第60-61页
        6.1.2 内在模态函数第61-62页
        6.1.3 经验模式分解第62-67页
    6.2 经验模式分解与统计特征提取第67-69页
        6.2.1 统计特征识别第67-68页
        6.2.2 EMD 对统计特性识别率的影响第68-69页
    6.3 经验模式分解与非线性特征提取第69-73页
        6.3.1 与最大Lyapunov 指数第69页
        6.3.2 与信息熵第69页
        6.3.3 与关联维数第69-73页
    6.4 经验模式分解与小波包分解第73-75页
        6.4.1 统计特征对比第73页
        6.4.2 非线性特征对比第73-75页
第七章 结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ouc-Wen滞回模型的参数辨识及其在电梯振动建模中的应用
下一篇: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的振动模型与隔振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