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信在线计费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实时计费系统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运营商计费面临的挑战 | 第12-13页 |
·四川电信实时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简介 | 第13-14页 |
第二章 OCS 研究及四川电信计费系统分析 | 第14-26页 |
·基于3GPP 的在线计费规范研究 | 第14-18页 |
·在线计费的定义与概念 | 第14-15页 |
·基于3GPP 的在线计费系统架构 | 第15-16页 |
·基于3GPP 的在线计费系统功能域定义 | 第16页 |
·OCS 的架构实现方案 | 第16-18页 |
·四川电信计费系统现状 | 第18-21页 |
·现有融合计费系统现状 | 第18-19页 |
·ABM 现状 | 第19-20页 |
·业务网元现状 | 第20页 |
·C 网网元现状 | 第20-21页 |
·四川电信在线计费系统建设目标及原则 | 第21-26页 |
·融合计费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 第21-23页 |
·在线计费系统建设目标 | 第23页 |
·在线计费系统建设原则 | 第23-24页 |
·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难点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四川电信融合计费及OCS 总体解决方案 | 第26-44页 |
·融合计费的含义 | 第26-28页 |
·业务融合计费 | 第26页 |
·预付后付融合 | 第26-28页 |
·网络融合 | 第28页 |
·平台融合 | 第28页 |
·融合计费系统建设的五个模式 | 第28-31页 |
·四川电信OCS 解决方案 | 第31-38页 |
·OCS 解决方案 | 第31-33页 |
·预付后付融合方案 | 第33-34页 |
·数据部署方案 | 第34-35页 |
·配套建设内容 | 第35页 |
·预期目标 | 第35-36页 |
·OCS 计费能力 | 第36页 |
·业务支撑能力 | 第36-38页 |
·OCS 与ABM 的实施意见 | 第38-41页 |
·OCS 系统计费能力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四川电信在线计费系统设计 | 第44-72页 |
·系统定位 | 第44-45页 |
·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系统架构 | 第46-48页 |
·总体架构 | 第46-47页 |
·数据架构 | 第47-48页 |
·功能视图 | 第48-49页 |
·主要模块 | 第49-60页 |
·接入管理层 | 第49-51页 |
·请求消息格式转化 | 第49页 |
·话单文件的预处理 | 第49-50页 |
·用户基本资料加载 | 第50页 |
·提供路由分发机制 | 第50页 |
·应答消息格式转化 | 第50-51页 |
·异常处理 | 第51页 |
·计费控制 | 第51-53页 |
·会话管理 | 第51-52页 |
·用户鉴权 | 第52页 |
·信息增强 | 第52页 |
·批价控制 | 第52页 |
·余额控制 | 第52-53页 |
·过载管理 | 第53页 |
·AoC 服务 | 第53页 |
·异常处理 | 第53页 |
·批价处理 | 第53-54页 |
·费用计算能力 | 第53页 |
·费用计算方式 | 第53-54页 |
·异常处理 | 第54页 |
·余额管理 | 第54-55页 |
·预留功能 | 第54页 |
·释放功能 | 第54页 |
·扣费功能 | 第54页 |
·补款功能 | 第54-55页 |
·计费网关 | 第55页 |
·运维管理 | 第55-60页 |
·监控架构 | 第56-57页 |
·监控功能 | 第57页 |
·故障管理 | 第57-58页 |
·配置管理 | 第58-59页 |
·集中监测 | 第59页 |
·告警处理 | 第59页 |
·集中控制 | 第59-60页 |
·平台性能统计 | 第60页 |
·逻辑拓扑 | 第60-61页 |
·应用部署 | 第61-63页 |
·高可用性保障 | 第63-72页 |
·OCS 解决方案 | 第63-64页 |
·高性能 | 第64-65页 |
·在线升级和高扩展性 | 第65页 |
·异常处理 | 第65-67页 |
·拥塞管理 | 第67页 |
·负载均衡 | 第67-68页 |
·内存数据库技术 | 第68-69页 |
·自恢复机制 | 第69页 |
·运营网管 | 第69-70页 |
·和周边系统的关系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附录缩略语表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