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1 关于中专生的研究 | 第9-10页 |
1.1.1 中专生的定义 | 第9页 |
1.1.2 关于中专生的已有研究 | 第9-10页 |
1.2 关于自我刻板化 | 第10-11页 |
1.2.1 定义 | 第10页 |
1.2.2 理论 | 第10-11页 |
1.2.3 已有研究 | 第11页 |
1.3 关于反刻板信息对刻板印象影响的已有研究 | 第11-13页 |
1.3.1 理论上的可能性 | 第12-13页 |
1.3.2 实证上的可能性 | 第13页 |
1.4 关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5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2.4 研究假设 | 第16-17页 |
3 研究过程 | 第17-31页 |
3.1 实验一:概念词和属性词的确定 | 第17-22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17页 |
3.1.2 实验被试 | 第17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3.1.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8-22页 |
3.2 实验二:中专生自我刻板化的实验研究 | 第22-24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3.2.2 实验被试 | 第22-23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2.4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3.2.5 实验程序 | 第23-24页 |
3.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页 |
3.3 实验三:反刻板信息对中专生自我刻板化的干预研究 | 第24-26页 |
3.3.1 实验目的 | 第24-25页 |
3.3.2 实验被试 | 第25页 |
3.3.3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3.3.4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3.3.5 实验程序 | 第25页 |
3.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3.4 实验四:团体辅导对中专生自我刻板化的影响研究 | 第26-31页 |
3.4.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3.4.2 实验被试 | 第26-27页 |
3.4.3 实验工具 | 第27-28页 |
3.4.4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3.4.5 团体辅导程序 | 第28页 |
3.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5页 |
4.1 中专生独特的自我刻板印象 | 第31-32页 |
4.1.1 管理方式 | 第31页 |
4.1.2 社会评价 | 第31-32页 |
4.1.3 自我认识 | 第32页 |
4.2 干预的有效性 | 第32-33页 |
4.3 研究对教育的启发 | 第33-34页 |
4.3.1 变革评价方式,转变教育内容 | 第33页 |
4.3.2 推崇成功教育,拒绝挖苦讽刺 | 第33页 |
4.3.3 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水平 | 第33-34页 |
4.4 研究的不足 | 第34页 |
4.5 研究的展望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