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CA认证的网络终端安全监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0-13页
第二章 网络终端安全监管技术分析第13-24页
    2.1 身份认证技术第13-16页
        2.1.1 常见身份认证方式第13-15页
        2.1.2 CA 认证技术概述第15-16页
    2.2 WDF 驱动模型第16-18页
        2.2.1 WDF 驱动模型简介第16-17页
        2.2.2 KMDF 框架第17页
        2.3.3 KMDF 对象第17-18页
    2.3 SNMP 协议分析第18-20页
        2.3.1 SNMP 协议简述第18-19页
        2.3.2 SNMP 协议框架第19-20页
    2.4 NDIS 中间层驱动技术第20-22页
        2.4.1 NDIS 中间层驱动工作原理第20-21页
        2.4.2 NDIS 中间层驱动程序工作机制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网络终端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第24-61页
    3.1 终端节点的标识第24-32页
        3.1.1 终端节点标识的定义第24页
        3.1.2 终端节点标识的获取第24-28页
        3.1.3 终端节点标识的一致性验证第28-32页
    3.2 终端节点接入的发现算法研究第32-38页
        3.2.1 现行的终端节点接入发现算法及不足第32-34页
        3.2.2 基于 SNMP 终端节点接入发现算法的提出第34-38页
        3.2.3 终端节点接入的合法性判定第38页
    3.3 终端节点的安全性检查控制机制设计第38-46页
        3.3.1 NAT 服务器的鉴别阻断方法第39-44页
        3.3.2 代理服务器的鉴别阻断方法第44-46页
    3.4 非法外联监测方法设计第46-50页
        3.4.1 传统的非法外联监测技术及不足第47-48页
        3.4.2 经改进的非法外联监测方案设计第48-50页
    3.5 终端端口的可控性研究第50-54页
        3.5.1 USB 存储设备对象第50-51页
        3.5.2 USB 存储设备监控模块实现第51-54页
    3.6 终端用户的行为监管第54-56页
        3.6.1 终端用户行为监管策略设计第54-55页
        3.6.2 终端用户行为监管流程第55-56页
    3.7 基于组管理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设计第56-59页
        3.7.1 工作模型的设计第56-57页
        3.7.2 基于组管理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模型设计第57-59页
    3.8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基于 CA 认证的网络终端安全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61-73页
    4.1 系统需求分析第61页
    4.2 系统结构设计第61-64页
        4.2.1 系统工作模型第61-62页
        4.2.2 系统体系结构第62-63页
        4.2.3 系统框架结构第63-64页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64-70页
        4.3.1 终端身份认证模块第64-66页
        4.3.2 终端安全监测模块第66-68页
        4.3.3 安全访问控制模块第68-70页
    4.4 系统实现第70-72页
        4.4.1 开发环境的选取第70-71页
        4.4.2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71-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评价第73-82页
    5.1 测试环境第73页
    5.2 系统测试第73-81页
        5.2.1 功能测试第73-79页
        5.2.2 性能测试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总结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NA条形码及物种分布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高山倭蛙(无尾目:叉舌蛙科)为例
下一篇:婴鲤小型化演化过程中的骨骼形成和幼态发育现象转录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