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言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定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项目来源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3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自定义描述语言的研究过程与编译方法 | 第15-25页 |
2.1 描述语言的生成工具——POI | 第15-17页 |
2.2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技术选择——ANTLR | 第17-19页 |
2.3 代码生成框LLVM | 第19-22页 |
2.4 编译系统构建方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系统边界定义及概要设计 | 第25-33页 |
3.1 系统边界定义 | 第25-26页 |
3.2 编译系统总体功能概述 | 第26-27页 |
3.3 编译系统概要设计 | 第27-31页 |
3.3.1 编译系统基本架构选择 | 第27页 |
3.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7-29页 |
3.3.3 编译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 第29-31页 |
3.4 程序组织结构 | 第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RT语言的定义 | 第33-41页 |
4.1 RT语言的元模型 | 第33-34页 |
4.2 RT语言的符号表设计 | 第34-35页 |
4.3 RT语言的概述 | 第35-36页 |
4.4 Excel表单与RT语言的映射 | 第36-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RT语言的词法分析 | 第41-45页 |
5.1 RT语言词法的正则表达式 | 第41页 |
5.2 根据正则表达式导出NFA | 第41-43页 |
5.3 将NFA导出为DFA | 第43-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6 RT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 第45-53页 |
6.1 RT语言的文法定义 | 第45-47页 |
6.2 RT语言语法和语义分析 | 第47-5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7 中间代码与目标代码的生成 | 第53-59页 |
7.1 中间代码IR语言 | 第53-54页 |
7.2 代码生成模块 | 第54-5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8 编译系统的其他处理与界面实现 | 第59-73页 |
8.1 变量依赖关系解决方案 | 第59-64页 |
8.2 编译统计功能的实现 | 第64-67页 |
8.3 编译器错误处理 | 第67-69页 |
8.4 系统界面 | 第69-71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9 编译器测试 | 第73-79页 |
9.1 编译器功能测试 | 第73-77页 |
9.2 非功能性测试 | 第77页 |
9.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10 结论 | 第79-81页 |
10.1 所做的工作 | 第79页 |
10.2 工作成果 | 第79页 |
10.3 存在的问题 | 第79-80页 |
10.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