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8-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1.3.2 访谈法 | 第16页 |
1.3.3 个案研究法 | 第16页 |
1.3.4 实地调查法 | 第16-17页 |
1.4 田野点介绍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8-52页 |
2.1 “澜沧江流域”双江拉祜族迁徙历史与传统体育的渊源 | 第18-36页 |
2.1.1 拉祜族的迁徙历史 | 第18-26页 |
2.1.2 打歌习俗在拉祜族迁徙中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第26-33页 |
2.1.3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 第33-36页 |
2.3 “澜沧江流域”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的现代发展变迁 | 第36-46页 |
2.3.1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的发展现状 | 第37-41页 |
2.3.2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变迁的动因 | 第41-43页 |
2.3.3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变迁的模式 | 第43-46页 |
2.4 “澜沧江流域”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变迁的影响与困境 | 第46-52页 |
2.4.1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的历史变迁对拉祜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46-48页 |
2.4.2 双江拉祜族 72 路打歌习俗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 第48-50页 |
2.4.3 拉祜族传统体育变迁的思考 | 第50-52页 |
第3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3.1 结论 | 第52-53页 |
3.1.1 拉祜族迁徙中生产方式的演变是打歌习俗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 | 第52页 |
3.1.2 文化主体自愿选择变迁模式是拉祜族打歌习俗现代发展的最佳途径 | 第52页 |
3.1.3 拉祜族打歌习俗社会功能的演变对其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 建议 | 第53-55页 |
3.2.1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培养拉祜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 第53页 |
3.2.2 把握机遇提升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创造力” | 第53-54页 |
3.2.3 打造精品,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拉祜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