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2.1 生态经济 | 第15页 |
1.2.2 区域经济 | 第15页 |
1.2.3 生态产业 | 第15-16页 |
1.2.4 生态经济区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8-23页 |
1.3.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1.5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25-26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7-48页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7-33页 |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30页 |
2.1.2 循环经济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 第30-33页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3-36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 第33-34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 第34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35页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发展 | 第35-36页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第36-40页 |
2.3.1 系统论的定义、特征和原则 | 第36-38页 |
2.3.2 生态系统工程 | 第38-40页 |
2.4 外部性理论 | 第40-42页 |
2.4.1 外部性的定义 | 第40页 |
2.4.2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第40-42页 |
2.5 生态产业理论 | 第42-46页 |
2.5.1 生态农业 | 第42-44页 |
2.5.2 生态工业 | 第44-45页 |
2.5.3 生态服务业 | 第45-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 第48-64页 |
3.1 洞庭湖区概况 | 第48-52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9-50页 |
3.1.2 产业发展概况 | 第50-52页 |
3.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52-62页 |
3.2.1 优势分析 | 第52-54页 |
3.2.2 劣势分析 | 第54-57页 |
3.2.3 机遇分析 | 第57-60页 |
3.2.4 挑战分析 | 第60-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评价 | 第64-84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4-70页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64-65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65-66页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第66-67页 |
4.1.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67-70页 |
4.2 评价方法 | 第70-80页 |
4.2.1 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70-74页 |
4.2.2 灰色评价模型 | 第74-75页 |
4.2.3 组合评价模型 | 第75-80页 |
4.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评价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国内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经验的借鉴 | 第84-91页 |
5.1 湖北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及借鉴 | 第84-86页 |
5.2 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公司清洁生产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86-88页 |
5.3 美国城郊型湖泊生态旅游开发经验及借鉴:以尚普兰湖为例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六章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构想 | 第91-108页 |
6.1 产业发展定位 | 第91-93页 |
6.1.1 发展构想 | 第91页 |
6.1.2 指导思想 | 第91页 |
6.1.3 基本原则 | 第91-92页 |
6.1.4 基本思路 | 第92-93页 |
6.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策略与模式 | 第93-106页 |
6.2.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策略 | 第93-95页 |
6.2.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发展策略 | 第95-98页 |
6.2.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第98-100页 |
6.2.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 第100-101页 |
6.2.5 洞庭湖生态服务业发展策略 | 第101-10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108-117页 |
7.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 第108-114页 |
7.2 保障性措施 | 第114-116页 |
7.2.1 构建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第114-115页 |
7.2.2 探索市场一体化的有效管理机制,构建商品市场支撑体系 | 第115页 |
7.2.3 要构建信息、技术和管理三大平台,完善人才、研发、金融和服务四大支撑体系 | 第115-116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117-119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17-118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