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aOH作用下含金刚烷基Schiff碱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1.1 金刚烷胺及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概述第9页
    1.2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缩水杨醛类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第9-10页
    1.3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10-11页
第2章 NaOH存在下金刚烷胺Schiff碱及其与锌配合物的合成第11-26页
    2.1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11-12页
        2.1.1 试剂第11页
        2.1.2 仪器设备第11-12页
    2.2 配体L~1~L~5的合成第12-15页
        2.2.1 配体L~1的合成第12-13页
        2.2.2 配体L~2的合成第13页
        2.2.3 配体L~3的合成第13-14页
        2.2.4 配体L~4的合成第14页
        2.2.5 配体L~5的合成第14-15页
    2.3 配合物1~5的合成第15-17页
        2.3.1 配合物1的合成第15-16页
        2.3.2 配合物2的合成第16页
        2.3.3 配合物3的合成第16-17页
        2.3.4 配合物4的合成第17页
        2.3.5 配合物5的合成第17页
    2.4 配体与配合物的表征第17-22页
        2.4.1 物理性质第17-18页
        2.4.2 红外光谱分析第18-19页
        2.4.3 紫外光谱分析第19页
        2.4.4 ~1H NMR谱分析第19-21页
        2.4.5 元素分析及电导率第21页
        2.4.6 配合物的结构第21-22页
    2.5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与结构解析第22-24页
    2.6 抑菌活性试验第24-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NaOH存在下金刚乙胺Schiff碱及其与锌配合物的合成第26-39页
    3.1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6-27页
        3.1.1 试剂第26页
        3.1.2 仪器设备第26-27页
    3.2 配体L~6~L~(10)的合成第27-30页
        3.2.1 配体L~6的合成第27-28页
        3.2.2 配体L~7的合成第28页
        3.2.3 配体L~8的合成第28-29页
        3.2.4 配体L~9的合成第29页
        3.2.5 配体L~(10)的合成第29-30页
    3.3 配合物6~10的合成第30-32页
        3.3.1 配合物6的合成第30-31页
        3.3.2 配合物7的合成第31页
        3.3.3 配合物8的合成第31-32页
        3.3.4 配合物9的合成第32页
        3.3.5 配合物10的合成第32页
    3.4 配体与配合物的表征第32-36页
        3.4.1 物理性质第32-33页
        3.4.2 红外光谱分析第33-34页
        3.4.3 紫外光谱分析第34页
        3.4.4 ~1H NMR谱分析第34-36页
        3.4.5 元素分析及电导率第36页
        3.4.6 配合物的结构第36页
    3.5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与结构解析第36-37页
    3.6 抑菌活性试验第37-38页
    3.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图第43-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桥蕃的合成及其与I2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研究
下一篇:Cu(Ⅱ)配合物与CBn自组装和弱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