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交叉持股的基本理论 | 第8-12页 |
一、概念 | 第8页 |
二、交叉持股的起源及其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三、交叉持股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交叉持股的效用 | 第12-17页 |
一、交叉持股的分析 | 第12页 |
二、交叉持股的积极效用 | 第12-15页 |
(一) 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 第12-13页 |
(二) 可以有效地预防公司被恶意收购 | 第13页 |
(三) 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 | 第13-14页 |
(四) 能够合理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 | 第14页 |
(五) 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方式 | 第14-15页 |
三、交叉持股的消极效用 | 第15-17页 |
(一) 使得公司的资本虚增,危害市场交易安全 | 第15页 |
(二) 造成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从而形成利益的输送 | 第15页 |
(三) 形成内部控制 | 第15-16页 |
(四) 容易妨碍企业的正常市场竞争,形成垄断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域外法关于交叉持股的理论 | 第17-22页 |
一、大陆法关于交叉持股的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一) 关于母子公司间交叉持股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 限制交叉持股的比例 | 第18页 |
二、英美法关于交叉持股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一) 英美法关于交叉持股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 英美法对交叉持股态度宽松的原因分析 | 第19页 |
三、境外对交叉持股的各种立法态度 | 第19-22页 |
(一) 严格限制交叉持股比例 | 第19-20页 |
(二) 区分情况限制交叉持股 | 第20页 |
(三) 限制交叉持股的表决权的行使? | 第20-22页 |
第四章 交叉持股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情况分析 | 第22-26页 |
一、我国公司法人实践过程中的交叉持股 | 第22-23页 |
(一)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的交叉持股 | 第22-23页 |
(二) 我国民营经济中的交叉持股 | 第23页 |
二、“德隆系”公司案 | 第23-26页 |
第五章 我国交叉持股制度的完善及立法建议 | 第26-30页 |
一、我国交叉持股所关涉的环境基础和规制范围 | 第26-27页 |
(一) 我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环境基础 | 第26页 |
(二) 交叉持股所关涉的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 第26-27页 |
二、对于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建议 | 第27-30页 |
(一) 对母子公司间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 第27页 |
(二) 对非母子公司间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 第27-28页 |
(三) 对涉及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 第28页 |
(四) 加强对交叉持股公司间关联交易的法律监控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书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