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六价铬的来源与危害 | 第10-11页 |
1.1.2 含 Cr(Ⅵ)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1-13页 |
1.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绪论 | 第16-30页 |
2.1 纳米零价铁还原去除水中污染物技术 | 第16-21页 |
2.1.1 纳米零价铁处理无机污染物的研究 | 第16-17页 |
2.1.2 纳米零价铁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第17-18页 |
2.1.3 纳米零价铁应用于水处理研究的技术改进 | 第18-20页 |
2.1.4 纳米零价铁与其它技术的联用 | 第20-21页 |
2.2 果胶的结构性质 | 第21-28页 |
2.2.1 果胶的结构 | 第21-22页 |
2.2.2 果胶的理化性质 | 第22-24页 |
2.2.3 果胶的提取 | 第24-26页 |
2.2.4 果胶的功能与应用 | 第26-28页 |
2.3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的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3.1 实验仪器、试剂及方法 | 第30-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1-32页 |
3.2.1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第31页 |
3.2.2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3.3 实验表征方法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 Cr(Ⅵ)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34-44页 |
4.1 水体中 Cr(Ⅵ)的还原去除 | 第34-35页 |
4.2 果胶投加量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 不同初始 Cr(Ⅵ)浓度条件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4.5 水中 pH 值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4.6 反应温度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4.7 投加 Ca~(2+)离子对 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 Cr(Ⅵ)的动力学模型 | 第44-52页 |
5.1 表观速率常数与果胶投加量的关系 | 第44-45页 |
5.2 表观速率常数与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投加量的关系 | 第45-47页 |
5.3 表观速率常数与初始 Cr(Ⅵ)浓度的关系 | 第47-48页 |
5.4 表观速率常数与初始 pH 值的关系 | 第48-50页 |
5.5 表观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 第50-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 Cr(Ⅵ)的机理分析 | 第52-58页 |
6.1 纳米零价铁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理论可能性 | 第52-54页 |
6.2 常规纳米零价铁的表征 | 第54-55页 |
6.3 果胶负载纳米零价铁的表征 | 第55-5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7.1 结论 | 第58-59页 |
7.2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