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烟草重要病虫分子鉴定与检验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 烟草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第10-11页
        1.1 烟草赤星病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1 病原特征第10页
            1.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 烟草炭疽病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2.1 病原特征第11页
            1.2.2 研究现状第11页
    2 烟草野火病菌和烟草青枯病菌第11-12页
        2.1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第12页
            2.1.1 病原特征第12页
            2.1.2 研究现状第12页
        2.2 烟草野火病的研究现状第12页
            2.2.1 病原特征第12页
            2.2.2 研究现状第12页
    3 烟草粉螟和烟草甲第12-14页
引言第14-1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1 试验材料第15页
        1.1 样品来源第15页
        1.2 植物材料第15页
        1.3 菌种和载体第15页
        1.4 酶和化学试剂第15页
    2 试验方法第15-22页
        2.1 病原菌的鉴定第15页
            2.1.1 病原菌的测定第15页
        2.2 RNA 的提取第15页
            2.2.1 Trizol 抽提液提取总 RNA 方法第15页
            2.2.2 DNA 的提取第15页
        2.3 c DNA的合成第15页
        2.4 PCR技术第15-16页
        2.5 PCR产物的克隆第16页
            2.5.1 PCR产物的连接第16页
            2.5.2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16页
            2.5.3 质粒提取第16页
        2.6 克隆基因的测序和GenBank登录第16-17页
        2.7 组织分离法第17页
        2.8 纯化和保存第17页
        2.9 致病性测定第17页
        2.10 烟草粉螟和烟草甲饲养条件第17页
        2.11 烟草粉螟和烟草甲 DNA 提取方法第17页
        2.12 克隆第17-18页
            2.12.1 引物设计第17页
            2.12.2 烟草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 ITS 区部分片段通用的 RT-PCR 扩增第17-18页
            2.12.3 引物设计第18页
            2.12.4 RT-PCR 扩增第18页
        2.13 克隆第18-19页
            2.13.1 引物设计第18-19页
            2.13.2 RT-PCR 扩增第19页
            2.13.3 引物设计第19页
            2.13.4 RT-PCR 扩增第19页
        2.14 TMV cp 克隆第19-20页
        2.15 克隆第20-21页
        2.16 序列及提交第21-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33页
    1 病原菌鉴定第22页
        1.1 形态学鉴定第22页
    2 分子检测和序列分析第22-25页
        2.1 分子检测第22-23页
        2.2 PCR 扩增第23-24页
        2.3 PCR 扩增第24页
        2.4 从发病的烟叶检测出病菌第24-25页
        2.5 从发病的烟叶检测出病原菌第25页
    3 分子检测第25-27页
        3.1 rDNA 序列的 PCR 扩增第25-26页
        3.2 特异性片段的 PCR 扩增第26页
        3.3 特异性片段的 PCR 扩增第26-27页
    4 分子检测第27-28页
        4.1 TMV cp 基因的 PCR 扩增第27页
        4.2 PCR 扩增鲜烟叶、枯烟叶和初烤烟叶中 TMV cp 基因第27-28页
    5 不同虫态烟草粉螟和烟草甲的鉴定第28-33页
        5.1 形态学鉴定第28-29页
        5.2 烟草粉螟的分子鉴定第29-30页
        5.3 分子鉴定第30-31页
        5.4 卵和幼虫的相互鉴定第31-33页
讨论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致谢第38-39页
作者简介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刚度优化和合理布置
下一篇:基于氯离子渗透性的高性能橡胶混凝土高温后耐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