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独塔双跨不对称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分析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清单第10-14页
列表清单第14-15页
符号列表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8页
    1.1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第16-18页
    1.2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第18-28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第18-23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第23-28页
    1.3 矮塔斜拉桥特点第28-32页
        1.3.1 结构形式第28-30页
        1.3.2 受力特点第30-32页
    1.4 矮塔斜拉桥理论研究现状第32-3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独塔双跨不对称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研究第38-55页
    2.1 能量法概述第38-40页
    2.2 基于能量法的矮塔斜拉桥公式推导第40-50页
        2.2.1 求解思路第40-41页
        2.2.2 基本假设第41页
        2.2.3 推导过程第41-50页
    2.3 公式验证第50-52页
    2.4 误差分析及修正第52-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各设计参数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55-71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无索区长度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56-62页
        3.2.1 塔根无索区的影响第56-60页
        3.2.2 支座端无索区的影响第60-62页
    3.3 跨径比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62-65页
    3.4 斜拉索倾角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65-67页
    3.5 斜拉索间距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67-70页
    3.6 总结第70-71页
第四章 各构件刚度对矮塔斜拉桥受力特性的影响第71-81页
    4.1 引言第71-72页
    4.2 斜拉索刚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4.3 主梁刚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4.4 桥塔刚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4.5 矮塔斜拉桥等代刚度比研究第76-80页
        4.5.1 索梁等代刚度比第76-78页
        4.5.2 塔索等代刚度比第78-79页
        4.5.3 塔梁等代刚度比第79-80页
    4.6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81-84页
    5.1 全文小结第81-82页
    5.2 本文创新点第82-83页
    5.3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tokes-Helmert方法确定大地水准面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风吸力下设置两根或三根拉条的冷弯薄壁檩条的弯扭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