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及棉花表达抗性的遗传机制 | 第12-13页 |
·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SSR 原理及其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用于构建连锁图谱的作图群体类型 | 第16-18页 |
·DNA 标记在棉花黄萎病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试验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第21-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抗感亲本及配制杂交组合 | 第21页 |
·全基因组DNA 提取及纯度鉴定 | 第21-23页 |
·SSR 分析 | 第23-26页 |
·构建加密遗传连锁图谱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棉花抗黄萎病相关SSR 引物设计 | 第26-29页 |
·标记基因型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构建的加密遗传连锁图谱 | 第30-36页 |
第三章 棉花抗黄萎病QTL 定位研究 | 第36-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鉴定 | 第36-37页 |
·棉花抗黄萎病QTL 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病指差异 | 第37-39页 |
·单因子方差分析 | 第39-40页 |
·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QTL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陆地棉抗黄萎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42-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标记的选择 | 第42页 |
·材料选取与病指调查 | 第42页 |
·SSR 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病指统计 | 第42-43页 |
·单标记选择 | 第43-44页 |
·抗性相关标记的遗传稳定性 | 第44-45页 |
·单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 | 第45-46页 |
·配制有效抗性标记组合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7-52页 |
·作图、定位研究中的群体选择 | 第47页 |
·多态性SSR 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 第47-48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48-49页 |
·遗传图谱的整合 | 第49页 |
·QTL 定位 | 第49-50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2-54页 |
·多态性SSR 引物的筛选 | 第52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与整合 | 第52页 |
·RILs 构建陆地棉抗黄萎病遗传图谱 | 第52页 |
·陆地棉抗黄萎病的整合遗传图谱 | 第52页 |
·陆地棉抗黄萎病QTL 定位 | 第52-53页 |
·陆地棉抗黄萎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