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工湖淡水藻类和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1.1 淡水藻类与环境中污染物的作用关系: | 第10页 |
1.2 淡水藻类与环境因子影响的生长研究 | 第10-13页 |
1.3 藻类种群分布与变化 | 第13-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 第15-1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实验设计 | 第15-16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16页 |
2.3 分析指标和测定方法 | 第16-18页 |
2.3.1 采样现场部分参数的测定 | 第16页 |
2.3.2 水样 pH 的测定 | 第16页 |
2.3.3 水样电导率的测定 | 第16-17页 |
2.3.4 水样正磷酸盐的测定 | 第17页 |
2.3.5 水样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2.3.6 水样八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2.3.7 藻类的固定观察和计数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8-33页 |
3.1 空气温度和水体温度 | 第18-19页 |
3.2 硝酸盐和正磷酸盐 | 第19-22页 |
3.3 电导率 | 第22-23页 |
3.4 水体 pH 值 | 第23-24页 |
3.5 重金属浓度 | 第24-25页 |
3.6 藻类种类名称 | 第25-29页 |
3.7 藻类数量密度 | 第29页 |
3.8 水体中藻类种类的变化 | 第29-31页 |
3.9 藻类优势种和种群演替 | 第31-3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3-35页 |
4.1 部分环境因子 | 第33页 |
4.2 藻类种类 | 第33-34页 |
4.3 藻类的演替 | 第34页 |
4.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