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硬骨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 第8-10页 |
1.1.1 硬骨鱼性腺发育特点 | 第8页 |
1.1.2 硬骨鱼类性腺发育分明 | 第8-9页 |
1.1.3 硬骨鱼类性成熟期外部特征分化 | 第9页 |
1.1.4 硬骨鱼类繁殖行为 | 第9-10页 |
1.2 硬骨鱼类人工繁殖生理学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外界环境因子与鱼类性腺发育的关系 | 第10页 |
1.2.2 鱼类繁殖与神经系统一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 | 第10-11页 |
1.2.3 渔业生产常用催产激素 | 第11页 |
1.2.4 水环境因子对人工繁殖品种胚胎发育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国内对鲶科鲶属中相应品种开展的形态及繁殖生物学研究 | 第12-13页 |
1.4 硬骨鱼类苗种培育 | 第13-14页 |
1.4.1 硬骨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划定 | 第13-14页 |
1.4.2 鱼类发育早期适口饵料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5 国内已开展的针对本地鲶鱼人工繁殖的研究 | 第14-15页 |
1.6 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鄱阳湖鲶鱼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研究 | 第17-23页 |
2.1 材料 | 第17-18页 |
2.1.1 材料 | 第17-18页 |
2.2 方法 | 第18页 |
2.2.1 人工催产 | 第18页 |
2.2.2 人工授精和孵化 | 第18页 |
2.3 胚胎发育观察流程设计 | 第18-19页 |
2.4 试验条件 | 第19页 |
2.5 结果和讨论 | 第19-23页 |
第3章 鄱阳湖鲶鱼苗种前期培育过程中微孔增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 第23-29页 |
3.1 增氧技术原理介绍 | 第23-24页 |
3.2 微孔增氧技术对育苗水体其他环境因子的改善作用 | 第24页 |
3.3 微孔增氧管线设备备设计及苗种投放设计 | 第24-26页 |
3.3.1 管线布设 | 第24-25页 |
3.3.2 试验用育苗池及其此次实验投放受精卵总数 | 第25页 |
3.3.3 微孔增氧开启时机的选择 | 第25-26页 |
3.3.4 微孔增氧机系统的保养要点 | 第26页 |
3.3.5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26-29页 |
第4章 鄱阳湖鲶鱼大规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研究 | 第29-35页 |
4.1 方法和材料 | 第29-34页 |
4.1.1 试验场地 | 第29页 |
4.1.2 仔鱼来源 | 第29页 |
4.1.3 育苗水泥池条件下培育投喂策略 | 第29-30页 |
4.1.4 大规格鱼苗土池塘的选择和前期准备 | 第30-31页 |
4.1.5 大规格苗种土池育苗 | 第31-34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第5章 鄱阳湖鲶鱼对几种常用药的敏感性研究 | 第35-3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5.1.1 试验用鱼 | 第35页 |
5.1.2 试验用水 | 第35页 |
5.1.3 试验用鱼药品种 | 第35-36页 |
5.1.4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5.2 结果和分析 | 第37-38页 |
5.2.1 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5.2.2 结果分析 | 第38页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小结 | 第39-40页 |
附图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