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使用与演变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3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对象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示意第14-18页
        1.4.1 历史博物馆第14-16页
        1.4.2 公共空间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第16-18页
    1.5 研究现状第18-21页
        1.5.1 博物馆设计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2 西安地区博物馆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3 博物馆公共空间研究现状第20-21页
    1.6 研究框架第21-23页
2.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第23-33页
    2.1 从劝工陈列所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第23-28页
        2.1.1 1909~1931亮宝楼时期第24-26页
        2.1.2 1931~3944多家收藏机构并行发展第26-27页
        2.1.3 1944~1950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成立第27-28页
        2.1.4 1950~1959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演变第28页
    2.2 1986年开始筹划“新馆”第28-31页
        2.2.1 筹建过程第29-30页
        2.2.2 设计影响因素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第33-47页
    3.1 建筑师背景及创作历程第33-37页
        3.1.1 建筑师简介和背景第33页
        3.1.2 建筑师的创作历程第33-37页
    3.2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创作理念第37-43页
        3.2.1 唐风现代主义第37-38页
        3.2.2 以文物为设计标准的“功能主义”第38-41页
        3.2.3 合院空间、亭、廊的运用第41-42页
        3.2.4 未雨绸缪:预留发展用地第42-43页
    3.3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整体概况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陕西历史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第47-67页
    4.1 外部空间第47-52页
        4.1.1 外部空间布局第48页
        4.1.2 外部空间的尺度分析第48-50页
        4.1.3 外部空间流线分析第50-51页
        4.1.4 外部空间利用状况第51-52页
    4.2 内部空间第52-65页
        4.2.1 序厅:核心空间第54-56页
        4.2.2 基本陈列厅:固定陈列《陕西古代文明》第56-61页
        4.2.3 其他展厅:四个临时展厅和地下专题陈列第61-64页
        4.2.4 中庭、过厅、休息厅:交通和节点空间第64-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5.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众调查及公共空间的演变第67-81页
    5.1 陕博展陈使用情况及参观者游览目的的多元性第67-71页
        5.1.1 使用者综述第67页
        5.1.2 博物馆参观者信息分析第67-70页
        5.1.3 参观者活动类型第70页
        5.1.4 观众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第70页
        5.1.5 陕博观众调查的小结第70-71页
    5.2 陕博的公共服务状况第71-74页
    5.3 外部空间演变第74-76页
    5.4 交通组织的演变第76页
    5.5 陕西历史博物扩建方案第76-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6. 陕西历史博物馆公共空间使用及演变总结第81-89页
    6.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第81-85页
        6.1.1 功能复合化第81-82页
        6.1.2 展览收藏空间向公共服务空间的转变第82-85页
    6.2 陕博公共空间的使用及演变趋势及问题总结第85-89页
        6.2.1 游客数量显著增加第85页
        6.2.2 基础设施有待提高第85-86页
        6.2.3 参观秩序和流线第86页
        6.2.4 展陈方式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第86页
        6.2.5 公共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第86-89页
7 结论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99页
图表目录第99-103页
附录一: 陕历博大事记节选(1991~2000年)第103-111页
附录二: 陕博主要建筑立面和效果图第111-123页
附录三: 陕博观众调研问卷内容及分析结果表格第123-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西安陆港中转枢纽陆港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