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波的一维构件损伤信息特征向量提取与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1.3 一维构件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国内外现状 | 第10-14页 |
| 1.3.1 一维构件无损检测技术 | 第11-13页 |
| 1.3.2 应力波反射法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4 应力波信号特征提取与评价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 1.4.1 当前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1.4.2 现有技术的问题分析 | 第15-16页 |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一维构件中的应力波基础理论 | 第17-29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应力波信号特征提取与评价结构模型 | 第17页 |
| 2.3 一维构件中的纵向应力波信号 | 第17-25页 |
| 2.3.1 一维构件的波动方程 | 第18-21页 |
| 2.3.2 应力波信号的反射与透射 | 第21-25页 |
| 2.4 应力波信号的特征分析理论 | 第25-28页 |
| 2.4.1 傅里叶变换 | 第25-27页 |
| 2.4.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27页 |
| 2.4.3 小波分析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应力波信号多维特征向量的提取方法研究 | 第29-50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应力波信号特征量的选取 | 第29-33页 |
| 3.2.1 应力波的量化信息熵 | 第29-32页 |
| 3.2.2 信号能量特征与方差特征 | 第32-33页 |
| 3.3 小波分析算法的原理 | 第33-40页 |
| 3.3.1 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 第33-35页 |
| 3.3.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5页 |
| 3.3.3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5-37页 |
| 3.3.4 小波包分析 | 第37-39页 |
| 3.3.5 小波基的选取 | 第39-40页 |
| 3.4 特征向量的时间窗口提取方法 | 第40-43页 |
| 3.4.1 时间窗口的设计和特征的提取 | 第40-41页 |
| 3.4.2 多维特征向量的构造 | 第41-43页 |
| 3.5 实验仿真 | 第43-49页 |
| 3.5.1 基于量化信息熵特征向量的奇异点检测 | 第43-46页 |
| 3.5.2 应力波信号多维特征向量的构造 | 第46-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应力波信号特征向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 第50-63页 |
| 4.1 引言 | 第50页 |
| 4.2 可靠性分析 | 第50-53页 |
| 4.2.1 门限关联度的概念和计算 | 第51-52页 |
| 4.2.2 可靠度评价 | 第52-53页 |
| 4.3 稳定性分析 | 第53-54页 |
| 4.4 可分性分析 | 第54-55页 |
| 4.5 实验仿真 | 第55-62页 |
| 4.5.1 特征向量的可靠性分析 | 第55-58页 |
| 4.5.2 特征向量的稳定性和可分性分析 | 第58-6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 1. 学术论文 | 第71页 |
| 2. 发明专利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