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建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科及前科消灭之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一、前科 | 第9-11页 |
(一) 国外关于前科概念的论说 | 第9-10页 |
(二) 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前科的争论 | 第10-11页 |
二、前科消灭 | 第11-13页 |
(一) 前科消灭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8页 |
一、前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第13-15页 |
(一) 法定影响 | 第13-14页 |
(二) 非法定影响 | 第14-15页 |
二、设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需要 | 第15-18页 |
(一) 有利于未成年人顺利复归社会 | 第15-16页 |
(二) 保证刑罚特殊预防功能的实现 | 第16页 |
(三)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利 | 第16-17页 |
(四) 切实履行国际规则义务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 第18-29页 |
一、我国的法律规定 | 第18-19页 |
二、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19页 |
三、外国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经验 | 第19-24页 |
(一)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国际准则 | 第19-20页 |
(二) 两大法系国家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 第20-22页 |
(三) 我国台湾、澳门地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 第22-23页 |
(四) 对外国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比较分析 | 第23-24页 |
四、我国内地已开展的实践探索 | 第24-29页 |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 第29-38页 |
一、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29-35页 |
(一) 立法模式 | 第29-30页 |
(二) 实体条件 | 第30-32页 |
(三) 程序设置 | 第32-34页 |
(四) 前科消灭的效力 | 第34页 |
(五) 在前科消灭考验期内前科限制公开 | 第34-35页 |
二、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司法保障 | 第35-36页 |
(一) 有效对接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 | 第35页 |
(二) 受理消科者提起的名誉权、平等权侵权之诉 | 第35-36页 |
三、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行政支持 | 第36-38页 |
(一) 改革我国户籍制度 | 第36-37页 |
(二) 保密处理未成年档案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