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彼得·汉德克早期作品的反侦探艺术研究--以《推销员》《守门员》和《短信长别》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彼得·汉德克及其创作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作品译介情况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四、研究现状评析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理论和意义第16-17页
第一章 侦探小说与反侦探小说第17-25页
    第一节 侦探小说第17-19页
        一、侦探小说的定义特征第17页
        二、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历程第17-19页
    第二节 反侦探小说第19-25页
        一、产生的背景第19-21页
        二、反侦探小说的出现第21-23页
        三、反侦探小说的分类第23-25页
第二章 三部作品的侦探小说元素第25-33页
    第一节 传统侦探小说模式第25-28页
        一、《推销员》的“圆形结构”第25-26页
        二、《守门员》要素完整的谋杀故事第26页
        三、《短信长别》的“追踪”故事第26-28页
    第二节 “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叙述风格第28-30页
        一、《推销员》对钱德勒的模仿第28-29页
        二、《短信长别》对《长别》的致敬第29-30页
    第三节 其他侦探小说元素第30-33页
        一、对细节的重视第30-31页
        二、神秘紧张气氛的营造第31-32页
        三、逻辑推理的运用第32-33页
第三章 三部作品的“反侦探”性第33-44页
    第一节 对“侦探形像”的颠覆第33-35页
        一、《推销员》——多重身份合一的侦探形象第34页
        二、《守门员》——读者型的侦探形象第34-35页
        三、《短信长别》——变化的侦探形象第35页
    第二节 开放的文本第35-38页
        一、《推销员》的不确定性第36-37页
        二、《守门员》的“无结局”第37页
        三、《短信长别》的“未言之事”第37-38页
    第三节 叙述方式上对传统的解构第38-44页
        一、碎片化写作第38-39页
        二、跨体裁写作第39-40页
        三、互文性第40-42页
        四、元小说写作方式第42-44页
第四章 三部作品反侦探艺术构筑的主题第44-57页
    第一节 恐惧的生存状态第44-47页
        二、“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恐惧”第45-46页
        三、《短信长别》中“我”的恐惧第46-47页
    第二节 自我感知的质疑第47-49页
        一、“推销员”感知能力的缺失第47-48页
        二、“守门员”感知的混乱第48-49页
        三、《短信长别》中“我”对感知的怀疑第49页
    第三节 语言批判第49-52页
        一、《推销员》中语言的无力第50-51页
        二、受语言折磨的“守门员”第51-52页
        三、《短信长别》中语言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第52页
    第四节 《短信长别》对自我的追寻第52-57页
        一、与他人交往中感知自我第52-54页
        二、环境促进自我的感知第54-55页
        三、在艺术中寻求自我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恩·麦克尤恩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下一篇:科尔姆·托宾作品中的“恩尼斯科西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