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载卡巴他赛的PCL6500-PEG5000纳米胶束抗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癌症概况第11-13页
    1.2 乳腺癌现状与研究进展第13页
    1.3 乳腺癌转移机制概述第13-15页
        1.3.1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T)第13-14页
        1.3.2 肿瘤细胞随循环系统传播第14页
        1.3.3 间质上皮细胞转换第14-15页
        1.3.4 肿瘤在转移部位的再生长第15页
    1.4 乳腺癌治疗手段介绍第15-18页
        1.4.1 手术治疗第15-16页
        1.4.2 化学治疗第16页
        1.4.3 内分泌治疗第16页
        1.4.4 生物靶向治疗第16-17页
        1.4.5 纳米载药系统递释药物第17-18页
    1.5 高分子聚合物胶束的优势第18页
    1.6 PCL-PEG介绍第18-19页
        1.6.1 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第18-19页
        1.6.2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第19页
    1.7 卡巴他赛介绍第19-20页
    1.8 本文研究思路第20-21页
第二章 卡巴他赛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1-28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2.1.1 试剂第21页
        2.1.2 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22页
        2.2.2 色谱条件确定第22页
        2.2.3 适应性和专属性考察第22页
        2.2.4 线性关系的考察第22-23页
        2.2.5 精密度考察第23页
        2.2.6 回收率考察第23页
        2.2.7 含量测定第23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26页
        2.3.1 最大吸收波长选定第23-24页
        2.3.2 适应性以及专属性考察第24页
        2.3.3 线性关系考察和标曲绘制第24-25页
        2.3.4 精密度考察第25页
        2.3.5 回收率考察第25-26页
        2.3.7 含量测定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纳米胶束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表征第28-34页
    3.1 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3.1.1 试剂第28页
        3.1.2 仪器第28-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2.1 纳米胶束制备第29页
        3.2.2 纳米胶束形态观察第29页
        3.2.3 纳米粒胶束包封率检测第29页
        3.2.4 纳米胶束稳定性考察第29-3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3.3.1 卡巴他赛纳米胶束外观第30页
        3.3.2 纳米胶束粒径、电位第30-31页
        3.3.3 纳米胶束显微形态观察第31页
        3.3.4 纳米胶束包封率测定第31-32页
        3.3.5 纳米胶束稳定性考察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卡巴他赛纳米胶束体外细胞实验第34-45页
    4.1 试剂与仪器第34-35页
        4.1.1 试剂第34页
        4.1.2 仪器第34-35页
        4.1.3 细胞第35页
    4.2 实验方法第35-40页
        4.2.1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第35-37页
            4.2.1.1 细胞不完全培养基的配制第35-36页
            4.2.1.2 细胞完全培养基的配制第36页
            4.2.1.3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第36-37页
        4.2.2 纳米胶束细胞摄取实验第37-38页
            4.2.2.1 IR780 iodide对纳米胶束进行颜色标记第37页
            4.2.2.2 纳米胶束细胞摄取观察第37-38页
        4.2.3 纳米胶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实验第38-39页
            4.2.3.1 确定迁移药物浓度第38页
            4.2.3.2 纳米胶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实验第38-39页
        4.2.4 纳米胶束对细胞侵袭的影响实验第39页
        4.2.5 纳米胶束对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实验第39-40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4.3.1 纳米胶束细胞摄取第40页
        4.3.2 纳米胶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第40-42页
        4.3.3 纳米胶束对细胞侵袭影响第42-43页
        4.3.4 纳米胶束对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卡巴他赛纳米胶束体内药效评价第45-52页
    5.1 试剂和仪器第45-47页
        5.1.1 试剂第45-46页
        5.1.2 仪器第46-47页
    5.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5.2.1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第47页
        5.2.2 纳米胶束体内分布实验第47页
        5.2.3 纳米胶束对肿瘤生长和肺转移抑制效果评价第47-48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5.3.1 纳米胶束体内分布第48-49页
        5.3.2 纳米胶束对肿瘤生长抑制第49-50页
        5.3.3 纳米胶束对肿瘤肺转移抑制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全文总结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综述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载体系统第64-76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yRs在铅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NAMPT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