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优抚政策现状及实施效果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11-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 社会优抚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 社会优抚对象 | 第14页 |
三、理论视角 | 第14-17页 |
(一) 福利多元主义 | 第14-16页 |
(二) 人本主义 | 第16-17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一) 研究内容的综述 | 第17-20页 |
(二) 研究方法的评述 | 第20页 |
五、研究方法和相关数据的说明 | 第20-23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二) 调查研究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优抚政策概况 | 第23-31页 |
一、建国以来优抚政策的演进 | 第23-24页 |
(一) 优抚政策初步形成时期 | 第23页 |
(二) 优抚工作停滞时期 | 第23页 |
(三) 优抚工作逐步恢复和发展时期 | 第23-24页 |
二、我国现行优抚政策分析 | 第24-26页 |
(一) 优抚法规 | 第24页 |
(二) 具体优抚待遇 | 第24-26页 |
三、山东省优抚政策分析 | 第26-29页 |
(一) 山东省优抚法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7页 |
(二) 《山东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内容概述 | 第27-28页 |
(三) 新修订《山东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的亮点 | 第28-29页 |
四、我国优抚政策的演变趋势 | 第29页 |
五、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山东省优抚政策实施状况 | 第31-46页 |
一、研究情况简介 | 第31-33页 |
(一) 样本选取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 山东省优抚调查对象群体特征 | 第32-33页 |
二、山东省优抚对象个人生活状况 | 第33-35页 |
(一) 个体生活状况描述 | 第33-34页 |
(二) 个人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三、山东省优抚对象家庭支持系统状况 | 第35-37页 |
(一) 家庭支持情况描述 | 第35页 |
(二) 家庭支持系统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四、山东省优抚对象社会保障待遇状况 | 第37-43页 |
(一) 优抚金待遇状况 | 第37-39页 |
(二) 医疗保险状况 | 第39-40页 |
(三) 养老保险状况 | 第40-41页 |
(四) 其他优待政策状况 | 第41页 |
(五) 精神慰问状况 | 第41-42页 |
(六) 优抚对象满意状况 | 第42-43页 |
五、山东省优抚政策实施状况小结 | 第43-46页 |
(一) 实施成果分析 | 第43-44页 |
(二)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优抚政策实施效果的反思 | 第46-55页 |
一、优抚政策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一) 优抚政策——本体性因素 | 第46-49页 |
(二) 其他相关系统——条件性因素 | 第49-50页 |
二、完善优抚政策的建议 | 第50-55页 |
(一) 国家层面 | 第51-52页 |
(二) 社会层面 | 第52-53页 |
(三) 个人及家庭层面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5-56页 |
附录: 优抚对象调查问卷 | 第5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