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 | 第11页 |
1.1.2 我国老龄化程度 | 第11-12页 |
1.1.3 我国老龄化特点 | 第12页 |
1.1.4 我国社会福利养老事业发展 | 第12-13页 |
1.2 论文选题 | 第13-14页 |
1.2.1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2 论文创新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5页 |
1.3.1 明确我国城市养老问题矛盾所在 | 第14页 |
1.3.2 提出新型养老设施发展建设模式 | 第14页 |
1.3.3 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解决思路 | 第14-15页 |
1.3.4 内装工业化改造具体设计建造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1.4.1 时间范围 | 第15页 |
1.4.2 空间范围 | 第15页 |
1.4.3 内容范围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6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6.1 养老建筑发展建设方面 | 第16-18页 |
1.6.2 既有建筑改造及建筑工业化方面 | 第18-19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 第21-47页 |
2.1 日本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 第21-32页 |
2.1.1 日本养老设施发展概述 | 第21-24页 |
2.1.2 日本城市养老设施案例研究 | 第24-32页 |
2.2 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 第32-45页 |
2.2.1 城市养老设施发展脉络 | 第32-39页 |
2.2.2 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发展类型 | 第39-41页 |
2.2.3 北京市养老设施现状及问题 | 第41-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既有建筑改造发展及理论研究 | 第47-56页 |
3.1 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发展 | 第47-50页 |
3.1.1 起步期(1949-1978) | 第47-48页 |
3.1.2 探索期(1979-1998) | 第48页 |
3.1.3 老龄化背景下的转型期(1999 至今) | 第48-50页 |
3.2 当代既有建筑产业化改造新方向 | 第50-52页 |
3.2.1 西方保护性改造和内部现代化更新 | 第50页 |
3.2.2 日本建筑再生与内装工业化 | 第50-52页 |
3.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既有建筑内装工业化改造新课题 | 第52页 |
3.3.1 既有建筑内装工业化改造新方向 | 第52页 |
3.3.2 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新需求 | 第52页 |
3.4 既有建筑内装工业化改造理论基础 | 第52-55页 |
3.4.1 工业化改造的SI建筑体系 | 第52-53页 |
3.4.2 新型工业化内装通用体系 | 第53-54页 |
3.4.3 内装工业化改造整体解决方案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城市中心区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发展模式研究 | 第56-63页 |
4.1 新型城市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基本特征 | 第56-57页 |
4.1.1 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定位 | 第56页 |
4.1.2 专业介护型的类型定位 | 第56-57页 |
4.1.3 新型复合职能的发展模式定位 | 第57页 |
4.1.4 新型既有建筑工业化改造解决方案 | 第57页 |
4.2 新型城市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设计原则 | 第57-61页 |
4.2.1 贯彻适老化的无障碍设计 | 第57-58页 |
4.2.2 营造居家化的养老氛围 | 第58-59页 |
4.2.3 尊重就近养老的生活习惯 | 第59-61页 |
4.3 构建复合养老设施建设模式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城市复合介护养老设施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 第63-85页 |
5.1 项目概述 | 第63-65页 |
5.1.1 基本情况 | 第64页 |
5.1.2 建筑原状 | 第64-65页 |
5.2 整体规划设计 | 第65-68页 |
5.2.1 区位分析及设计目的 | 第65-66页 |
5.2.2 总平面方案 | 第66-68页 |
5.3 适老化通用空间设计体系 | 第68-80页 |
5.3.1 组团式养老服务单元 | 第68-69页 |
5.3.2 公共空间 | 第69-74页 |
5.3.3 居室空间 | 第74-77页 |
5.3.4 更衣室、浴室 | 第77-79页 |
5.3.5 盥洗室、卫生间 | 第79-80页 |
5.4 适老化养老设施设计要点 | 第80-83页 |
5.4.1 垂直型高低差 | 第81页 |
5.4.2 楼梯的坡度和形状 | 第81-82页 |
5.4.3 通道及出入口宽度 | 第82页 |
5.4.4 地面和墙的装修 | 第82页 |
5.4.5 建筑热工环境 | 第82-83页 |
5.4.6 建筑照明设计 | 第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城市复合介护养老设施工业化改造集成技术 | 第85-93页 |
6.1 内装工业化改造解决方案 | 第85页 |
6.2 支撑体优化及改造 | 第85-86页 |
6.2.1 建筑结构体系大空间化 | 第86页 |
6.2.2 围护结构体系性能提升 | 第86页 |
6.3 填充体介入及改造 | 第86-92页 |
6.3.1 装配式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 第87-89页 |
6.3.2 内装工业化改造集成技术 | 第89-9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城市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部品集成技术 | 第93-104页 |
7.1 适老化通用部品体系 | 第93-99页 |
7.1.1 模块化集成部品 | 第93-96页 |
7.1.2 设备设施部品体系 | 第96-99页 |
7.2 适老化集成部品技术应用 | 第99-102页 |
7.2.1 公共空间的部品应用 6 | 第99-100页 |
7.2.2 公共浴室的部品应用 | 第100页 |
7.2.3 公共卫生间的部品应用 | 第100-101页 |
7.2.4 居室空间的部品应用 | 第101页 |
7.2.5 居室卫生间的部品应用 | 第101-102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附录A 我国养老设施发展建设相关文件表 | 第104-108页 |
附录B 亚运村首开寸草学知园社区养老中心设计图纸 | 第108-112页 |
结语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图索引 | 第114-116页 |
表索引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