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德育相关概念解读及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一、德育的含义 | 第17页 |
二、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 第17-18页 |
三、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第18-21页 |
(一) 高校德育教师 | 第19页 |
(二) 社会环境 | 第19页 |
(三) 家庭教育环境 | 第19-20页 |
(四) 大学生自身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 第21-41页 |
一、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1-31页 |
(一) 道德教育 | 第21-23页 |
(二) 社会—情感教育 | 第23-25页 |
(三) 宗教教育 | 第25-28页 |
(四) 价值观教育 | 第28-30页 |
(五) 公民教育 | 第30-31页 |
二、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 第31-37页 |
(一) 通识教育 | 第31-33页 |
(二) 志愿服务 | 第33-34页 |
(三) 心理咨询 | 第34-35页 |
(四) 社团活动 | 第35-36页 |
(五) 参观活动 | 第36页 |
(六) 宗教活动 | 第36-37页 |
三、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 | 第37-41页 |
(一)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十分明确 | 第38页 |
(二)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的专业性、理论性十分浓厚 | 第38-39页 |
(三)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性、渗透性十分突出 | 第39-40页 |
(四)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操作性十分实用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第41-49页 |
一、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41-43页 |
(一) 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 | 第41-42页 |
(二)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 第42页 |
(三)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良好 | 第42-43页 |
二、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一) 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 | 第43-44页 |
(二) 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 | 第44-45页 |
(三) 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 | 第45页 |
三、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一) 社会环境不健全影响高校德育实效 | 第46-47页 |
(二) 家庭教育环境不协调影响高校德育实效 | 第47页 |
(三)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到位影响高校德育实效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的启示 | 第49-55页 |
一、我国高校要依据时代特点树立德育开放意识以提高实效 | 第49-50页 |
二、我国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优化德育内容结构以提高实效 | 第50-52页 |
三、我国高校要针对教育对象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以提高实效 | 第52-53页 |
四、我国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以提高实效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