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昆明市党建项目化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零 导论第8-2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三) 研究现状分析第10-12页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第12-13页
        1. 研究方法第12页
        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五) 相关概念阐述第13-15页
        1. 项目第13-14页
        2. 子项目第14页
        3. 项目和子项目、项目与计划的关系第14-15页
    (六) 理论基础----项目管理理论第15-20页
一、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理论分析第20-27页
    (一) 必要性分析第20页
        1. 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第20页
        2. 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加快业务发展的需要第20页
    (二) 可行性分析第20-22页
        1. 党建项目化管理契合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形势第20-21页
        2. 临时机构和临时任务的长期存在第21-22页
        3. 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在党建领域的优势第22页
    (三) 党建项目化管理的涵义和架构体系第22-23页
        1. 涵义第22-23页
        2. 党建项目化管理的架构体系第23页
    (四) 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特点第23-27页
        1. 党建项目通常规模较小第24-25页
        2. 严重依赖现行工作体制第25-26页
        3. 绩效评估的复杂性第26-27页
二、昆明市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第27-45页
    (一) 基本情况第27-31页
        1. 工作概况第27-28页
        2. 案例1:2011年昆明市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工作情况和分析第28-29页
        3. 案例2:2012年编制《昆明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2013-2015年)》工作情况和分析第29-31页
    (二) 主要做法第31-35页
        1. 主要做法分析第31-34页
        2. 案例:项目管理完整过程研究--以2012年昆明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为例第34-35页
    (三) 取得的成绩第35-38页
        1. 扩大了昆明党建工作的影响力第35页
        2. 提高了全市党建工作效率第35-36页
        3. 初步建立起经过实践检验的组织领导体系第36页
        4. 工作机制建设渐成规模第36-38页
    (四) 取得的经验第38-45页
        1. 通过营造氛围推动观念创新第38页
        2. 通过建章立制实现管理到位第38-39页
        3. 通过整合资源确保科学引领第39页
        4. 明确工作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第39-40页
        5. 采用矩阵式结构规范组织管理队伍的组建第40-41页
        6. “两个目标”是党建项目化管理的核心思路第41-42页
        7. 以明晰的管理过程促进水平提升第42-45页
三、昆明市党建项目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5-52页
    (一) 存在的问题第45-49页
        1. 工作体制不适应新形势第45-47页
        2. 工作机制效能不高第47-48页
        3. 科学化水平不够高第48-49页
    (二) 原因分析第49-52页
        1. 制度层面的原因分析第49-50页
        2. 工作性质的原因分析第50页
        3. 人员素质的原因分析第50-51页
        4. 工作风气层面的原因分析第51-52页
四 完善昆明市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对策建议第52-57页
    (一) 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构建长效化、系统化工作格局第52-53页
        1. 建全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第52页
        2. 构建长效化、系统化工作格局,实现党建项目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第52-53页
    (二) 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效率第53页
        1. 拓展工作视野,扩大覆盖面第53页
        2. 大力建章立制,提高管理效率第53页
    (三) 改进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第53-54页
        1. 建立规范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考核表彰机制第54页
        2. 建立部门间交流联动机制和项目成果推广机制第54页
    (四) 强化专业知识提高科学化水平第54-56页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第55页
        2. 整合党建资源,发挥专业人员作用第55页
        3. 逐步加大管理软件等专业技术的使用比重第55-56页
    (五) 创新思维改进工作作风第56-57页
结束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经贸学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公司化管理模式探究